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东北大学王强课题组全奖硕博招生

2023/4/4 9:00:18  阅读:169 发布者:

东北大学王强教授团队招收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

研究团队简介

1. 学术带头人

王强,东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优秀专家。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研究学者。

2. 其他团队成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凯教授、刘铁教授、李国建教授、赵立佳教授、牟望重教授、袁双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苑轶副教授、刘晓明副教授;

博士后:何明、朱晓伟、田晨。

3. 成果和获奖情况

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Metall. Mater. Trans. A》、《ISIJ Inter.》、《Scripta Mater.》、《Appl. Phys. Lett.》、《金属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应邀在《ISIJ Inter.》发表特邀评论文章2篇,在《Chin. Phys. B》发表特邀评论文章1篇,在《金属学报》发表特邀评论文章2篇,在《J. Iron Steel Res. Int.》发表特邀评论文章1篇。出版《强磁场材料科学》、《电磁冶金新技术》、《计算冶金学》等学术专著3部(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教材1部(科学出版社出版),参编国际专著3部。应邀在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67次,其中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8次,主题报告(keynote9次,邀请报告(invited talk50次。担任2016年第四届“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tting Edg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of Solidification, Casting and Refining”国际会议主席。获得美、日、欧、韩发明专利6项,申请国际PCT发明专利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3项(已授权60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4. 承担项目情况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中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与团队项目、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及宝钢、莱钢、沙钢等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等60余项;作为科研骨干参加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111计划、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重点开放课题等多项科研工作;同时还承担了东北大学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大型设备建设项目。

5. 设备及研究条件

课题组配有完备的强磁场下材料制备、电磁冶金技术研发及测试、材料组织及物性分析检测、数值仿真和模拟软件及服务器等平台和仪器。包括:超导强磁体装置,自主开发的用于强磁场环境下的定向凝固、感应加热、热处理、高温液态金属润湿性分析、高温液态金属电导率测试、分子束外延、化学反应等装置,磁控溅射、高能球磨等装置,各式热处理及熔炼炉。各类电磁感应线圈及配套电源、多套冶金过程中电磁流体力学应用效果测试及物理模拟系统、连铸过程中钢包和结晶器水模型模拟系统、电磁场测量系统、多普勒超声波测速系统、高速摄像系统等。电池材料制备\电池组装及测试系统、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燃料电池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测试系统、ppmsvsm、原子力显微镜、热电测试仪、霍尔效应测试仪、光学显微镜、表面性能试验仪、高精度热像仪、线切割机床、金相制备设备、手套箱等。lammpsvaspmaterials studioansysthermocalc等商业软件的使用权和高性能服务器等。

详情可访问课题组网站:http://team.neu.edu.cn/MMPCEF/zh_CN/index.htm

课题组研究方向(具体见团队网站)

1)电磁冶金新技术与高品质钢智能制造:

2)金属凝固过程的强磁场控制:

3)新型功能复合薄膜的开发:

4)微纳结构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

6. 招生专业

材料学、材料加工、冶金工程、凝聚态物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7. 招生方式

具体办法详见《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www.graduate.neu.edu.cn/

8. 待遇

除东北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外,课题组内部设有助研岗位,根据个人表现发放不同数额的助研津贴。

欢迎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联系方式:袁老师,yuans@smm.neu.edu.cn

转自:“科研dog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