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招PhD/Mphil研究生/科研助理
2023/4/4 8:59:52 阅读:122 发布者:
课题组介绍
微型智能机器人系统实验室(https://mirs.hkust.edu.hk/)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研究小组,旨在开发微型机器人/设备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以解决生物医学工程、人-机器人-环境交互作用和工业领域的广泛挑战。我们期待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努力,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所有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有:
面向人体神经系统递药的微型机器人:设计、制造、导航和控制微型机器人,用于在神经系统中进行药物递送、活检、诊断和治疗。我们希望突破生物医学仪器/设备/工具的尺寸限制,开发用于微创生物医学操作的便携式和微型设备进行定点药物递送。我们热衷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来开发针对不同场景的功能化微型系统,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先进材料、制造、电子、人工智能等。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下一代生物医学设备,最终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申请要求
• 拥有一流大学的学士和/或硕士学位;
• 生物医学工程、化学高分子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或其他相关专业;
• 偏向于招收相对有一些工程设计基础,高分子材料合成及神经递药方向经验的同学;
• 对科学和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有上进心,诚信;
• 需要满足英语语言成绩要求。
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中英文均可),包含获奖信息和项目经历;
2.证件材料(毕业证,获奖证书等材料)
pi介绍
申亚京教授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并于2012年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之前,他曾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助理/副教授(2013-2022)。他的研究兴趣是小型/仿生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系统,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他发表了100多篇同行评审期刊/会议论文,包括顶级综合期刊(science robo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专业期刊(ieee trans on robotics, t-mech)、国际会议(icra , iros) 等,并且研究成果被associated press,thomson reuters等国际媒体广泛报道。目前申教授是ieee高级会员,中国微纳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coexisting-cooperative-cognitive robot society会员,以及旗舰机器人期刊 ieee trans on robotics (2019.7-) 的副主编。他曾获得 ieee 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 (icra) 最佳操作论文奖、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日本分会青年奖、 marss 的 big-on-small 奖、cityu 的杰出导师奖、香港ugc早期职业奖、“微纳机器人”课题“全国优秀青年科学家(港澳)”等。
联系方式
更多信息可通过实验室网站获取(https://mirs.hkust.edu.hk/openings/)。有意者请与申教授联系(eeyajing@ust.hk),并附上个人陈述、完整的个人简历、推荐人联系方式。如果您通过第一轮筛选,我们将在两周内与您联系并安排面试。
转自:“科研dog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