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管理世界》|| 王竹泉 等:中国式现代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与创新驱动发展——来自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的经验证据

2023/4/3 10:49:15  阅读:13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管理世界杂志 ,作者王竹泉

中国式现代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与创新驱动发展——来自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的经验证据

文章来源

作者:

王竹泉(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

于小悦(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

马新啸(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3年第2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兼具中国特色与普遍特征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构成新时代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各地区陆续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准自然实验,本文研究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对当地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及内在机理,主要发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后,当地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和实现创新收益转化,从而有更强的现实能力和内在动机实施创新行为,并且前述效果在议价能力较强、实体业务比较优势突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创新驱动发展效应有助于实现规模较小企业成长壮大、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其影响还体现在创新结构优化、创新成效提升和地区溢出效应。本文结论表明,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够产生良好的创新驱动发展效应,这不仅有力支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方法统筹“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创新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学术研究作出重要拓展。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企业创新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2022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统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已成为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和国家治理维度共同关注的话题。具体到公共资源配置上,我国各地政府均面临一定程度的公共资源规模庞大、种类复杂、管理难度较大、运行成效较低等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贯彻中国式现代化思维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则提供了不落窠臼的解决路径,其指的是公共资源的提供方和受让方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市场化交易,由此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提升,深刻反映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

在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实践历程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立是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中的一项标志性事件,从体制机制层面为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构建公共资源市场秩序打下了坚实基础。2022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再次强调“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作为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依托,现有研究关注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政策扩散、平台整合、法律建设等话题,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或案例研究的范式,尚未开展大样本实证研究的科学检验,尤其缺乏基于微观企业视角的经验证据。因此,在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中国特色国情下公共资源配置面临的难题与改革实践,探究如何更好释放公共资源市场潜能、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已然成为在国家治理和学术研究层面的重要问题。

二、主要内容

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践历程与理论基础,以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我国各城市陆续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考察了企业议价能力和实体业务比较优势如何影响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创新驱动效应。进一步地,本文从企业获取创新所需公共资源和实现创新收益转化两个层面考察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影响创新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在个体、行业、地区维度的作用差异,并从企业创新结构、创新成效和区域溢出层面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影响范围进行研究。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后,该地区企业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前述效果在议价能力较强、实体业务比较优势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第二,机制检验表明,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使得当地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和实现创新收益转化,从而有更强的现实能力和内在动机实施创新行为;第三,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创新驱动发展效应有助于实现规模较小企业成长壮大、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其影响范围还体现在创新结构优化、创新成效提升和地区溢出效应。

本文具有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在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挥公共资源配置的创新引领作用,以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抓手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第二,针对国际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冲击等不利影响,企业要抓住当前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各级政府要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契机,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所面临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第一,本文基于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和实践经验,首次研究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从而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作出重要拓展。本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为切入点,采用各城市设立时点的差异构造DID来研究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效应及内在机理,由此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经济后果的学术领域具有重要贡献。

第二,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实践,本文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否以及如何影响辖区内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行研究,对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学术研究作出有益拓展。现有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围绕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治理机制以及外部制度环境等方面展开,但却忽视了新时代以来我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创新驱动发展效应。由此,本文不仅从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视角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学术文献,而且对如何更好释放公共资源市场潜能、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撑。

第三,本文基于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视角,对我国更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价值。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地区间的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不畅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并对此提出破除地方利益保护、优化政绩考核方式、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实现资源“跨区域整合”。本文则发现不同类型公共资源的市场整合和平台设立同样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此从资源“跨类型整合”和“交易平台建设”的双重维度为我国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市场建设和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提供全新思路,在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作者团队一直关注公共资源配置在新时代的改革突破,立足中国特色制度情境初步构建了基于不同资源禀赋的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企业理论和政府社会资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完成诸多课题、著作。在文章撰写过程中,作者团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近年来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改革实践,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及内在机理。在投稿与修改过程中,评审专家从社会实践、理论分析、实证设计等方面提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对此认真思考并修改文章,由此有效提升了文章质量,同时编辑部负责老师严谨客观、细致高效,对文章质量提升帮助极大。在此,作者团队对评审专家和编辑部负责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文章刊发:

王竹泉、于小悦、马新啸:《中国式现代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与创新驱动发展——来自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23年第2期,第100~112页。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