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沛×王晴佳×彭刚等 | 中大历史学系“西方史学史”系列讲座预告
2023/3/31 15:10:14 阅读:133 发布者:
根据我校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及本系打造“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要求,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将围绕“西方史学史”课程建设,举办系列讲座活动,以期拓展理论视野和激发学术兴趣。除本系主讲教师外,本学期活动特邀外校主讲嘉宾如下:
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史、历史认识论、外国史学思想史。出版著作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作有《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关于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历史认识概论》、《当代中国世界历史学研究(1949-2019)》、《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主编)等。
王晴佳: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2005-15年间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外比较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中国思想文化史。近年出版的著作有《筷子:饮食与文化》(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融汇与互动:比较史学的新视野》、《全球史学史》(合著)、《当代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人物、派别、焦点》(合著)等。
彭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历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西方思想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A Critical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合著)等,译有《自然权利与历史》、《德国的历史观》、《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等。
邓京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价值论、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20世纪中西史学比较与交流。曾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并荣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近年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有《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合著)、《史学理论核心观念研究》(主编)等。
张旭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哥廷根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欧洲思想文化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出版著作《西方文明简史》(2011)、《文化研究理论》(与何平合著,2014)、《当代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人物、流派、焦点》(与王晴佳合著,2020)。在History and Theory、Rethinking History、《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西方史学史”系列讲座题目
于沛:《西方学术话语中的历史精神》
王晴佳:《历史书写应否含有道德评判?近现代史学观念比较》
彭刚:《“过去是一片陌生之地”:历史知识的边界》
邓京力:《反思历史与实验史学》
张旭鹏:《过去的异化与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本文来源:中大历史学系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