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 从《共产党宣言》看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弘扬

2023/3/31 9:59:58  阅读:90 发布者:

摘要

《共产党宣言》是建党时期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伟大建党精神与之具有密切联系。其阐述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与群众史观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理论依据。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精神、实践精神、斗争精神、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新时代,要以《共产党宣言》之精神为指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接续奋斗的精气神,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从《共产党宣言》中探索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弘扬,对深化伟大建党精神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凝练表达。“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因此,在建党实践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与《共产党宣言》存在密切联系。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新起点,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从《共产党宣言》审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对于深入理解与切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为伟大

建党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

《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与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实践中建立组织与发动群众的思想来源,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源头。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是建党精神建构主体的理论指引

伟大建党精神的建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是对《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生动诠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们对经过长期探索才寻找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们对挽救民族于危亡的使命与拯救人民于苦难的责任的自觉担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身先士卒、顽强拼搏的态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们对党与人民事业的忠诚承诺。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群众史观是建党精神价值旨归的理论基石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负人民”,是对《共产党宣言》中的群众史观的时代表达,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动群众。发动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以往革命探索的主要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通过创办工人学校、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等方式,将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有效结合,实现了群众史观的理论向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的转化。二是依靠群众。凝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与人民群众共同进行社会革命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得到有效发挥的强力支撑。三是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首要任务就是与人民一起顽强奋斗,摆脱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

《共产党宣言》精神一脉相承

《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实践精神、斗争精神、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的智慧源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与《共产党宣言》之科学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对《共产党宣言》之科学精神的继承。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现状。中共一大后,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实际情况的方法得到了重视。正是因为有了对《共产党宣言》之科学精神的继承,才有了对中国前进方向的坚定选择。

《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精神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拓上。一方面,《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精神集中体现在其结论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入分析得到的。它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角度,肯定了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进一步分析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共产党宣言》中的观点与方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至今仍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理论武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仍没有超出《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科学规律,其中的理论智慧至今仍对分析社会主义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与《共产党宣言》之实践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共产党宣言》之实践精神的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五四运动分别起到了思想先导与行动检验的作用。思想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共产党宣言》之实践精神的传承显著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行动上,五四运动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传承《共产党宣言》之实践精神中的典型说明。在内忧外患之际,以振兴中华民族为最终目的的五四运动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共产党先驱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共产党宣言》之实践精神。

《共产党宣言》的实践精神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上,即理论为现实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与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突破了以往“解释世界”的局限,在“解释世界”的同时更加重视“改变世界”。《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突出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实践精神。在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反复完善。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的分析不仅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得到验证与完善。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与《共产党宣言》之斗争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对《共产党宣言》之斗争精神的赓续。在建党实践中,对《共产党宣言》之斗争精神的赓续体现在理论斗争、组织斗争上。在理论斗争中,面对各种理论充斥中华大地的局面,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开展了多次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斗争,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坚定信仰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组织斗争中,不断吸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提高党的纯洁性。早期革命先驱在艰苦环境中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斗争,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过他们手中的旗帜奋勇前进。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与《共产党宣言》之革命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共产党宣言》之革命精神的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共产党宣言》之革命精神的坚持体现在对暴力革命方式的坚定选择与自我革命的非凡勇气。在力量弱小的建党之初,注重以自我革命的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指出:“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其中的“忠实”二字强调的正是对党与人民的忠诚。

《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导意义

作为《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传承《共产党宣言》之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培育红色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继续奋斗。

(一)以《共产党宣言》之科学精神为指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产党宣言》中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不断被付诸实践,并基于中国现实情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之科学精神引导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要用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理论。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前提,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思考、把握,逐渐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效力,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延长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二要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正扎根中华大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应用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的必然选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诉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三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继续保持观察时代发展现象,把握时代发展规律的同时,进一步做到引领时代,即发挥理论的思想先导与实践指南作用,破解时代难题,化解时代困境。

(二)以《共产党宣言》之实践精神为激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走进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之实践精神激励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要把党的领导牢牢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放在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逐渐强大的过程,正是一步一步靠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庄严目标的过程。二要不断满足人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个体力量与集体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当每个人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同向同行时,可以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力量,克服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可见与不可见的艰难险阻。三要以强化战略思维为支撑,深入分析国内外情况,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增强战略眼光,制定好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绘制出详细规划图。

(三)以《共产党宣言》之斗争精神为鼓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接续奋斗的精气神

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每一代人的境遇不同、目标不同,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汇聚成了今天的伟大成就与伟大事业。发扬斗争精神,接续奋斗具有历史必然性。踏上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之斗争精神能够鼓舞人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接续奋斗的精气神。一要坚持奋斗态度。在获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前方依然存在矛盾、困难与挑战,我们不能沉浸在喜悦中,而要在长期且曲折的奋斗过程中坚持奋斗态度,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无私无畏,砥砺前行。二要练就过硬本领。增强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底气,加强坚定理想信念、摒弃各种思潮干扰的志气,强化不畏强权政治、树立世界眼光的骨气,形成自身的硬本领。三要掌握斗争艺术。在斗争目标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实现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协调统一。在斗争底线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基本原则,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保证斗争手段的合理合法。在斗争策略上,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及时根据矛盾的变化调整策略,注意把握好尺度。

(四)以《共产党宣言》之革命精神为勉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

在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之革命精神勉励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与群众史观内化于心,自觉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外化于行。二要强化组织意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让一个组织发挥出大于个体之和的力量。我们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关系,将组织使命与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相信党,相信人民。三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总之,我们要用先进的理论锤炼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

【来源】《时代报告》2023/1 总第472期。

【作者单位】王婷婷,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