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抗癌先锋!这些小东西离家出走,就是用来消灭癌细胞的
2023/3/31 8:38:59 阅读:10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经纬 ,作者学术经纬
说起那些与人体和谐共存的微生物,它们寄居在体内的同时,也为人提供了非常多的益处。其中很多细菌可以帮助我们代谢一些无法消化的成分,提供营养,同时还能监视外界环境的变化,为免疫系统提供警报信号。
当然,我们一般将它们称作肠道微生物,因为它们基本就住在肠道里面。不过,好像名字中「肠道」两个字并不能限制它们的自由,它们并非绝对服从在肠道生存的规则。
比如去年《自然》的研究就意外发现,小鼠的淋巴结和肝脏都检测到了肠道中的鹑鸡肠球菌,并且这些细菌是可以存活的。
而《科学-免疫学》的新研究再次添加力证,出走的肠道菌不仅能活,还能帮助人体抵御癌症。肠道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并且产生一些代谢物来增强 T 细胞的抗癌反应。
而在一些免疫疗法测试中,缺乏特定肠道微生物或者经过抗生素处理的小鼠,可能失去对治疗的敏感性,这也提示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可能决定了抗癌疗法能否成功。
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ICT)来说,很多不同种类的肠道菌似乎都是提升它疗效的帮手,包括双歧杆菌、肠球菌等都能增强肿瘤小鼠对 ICT 的反应。
而新研究发现,ICT 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胃肠道产生炎症,这种炎症环境变相地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有的细菌受到刺激后就会决定搬家离开肠道。
但是它们要去哪里呢?
借助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研究者在给小鼠使用 ICT 后追踪了肠道微生物的去向,一段时间后,靠近肿瘤的淋巴结开始涌现出许多「外来人员」,它们有的是双歧杆菌,有的是拟杆菌,也有肠球菌。并且这种现象在 ICT 介入之前是完全不存在的。除了淋巴结,这些肠道菌也会出现在肿瘤本身。
▲ITC 疗法的介入,会使得肿瘤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出走」,与此同时招募大量树突细胞到淋巴结和肿瘤附近(
来源:参考资料 [1])
尽管肠道微生物不知为何突然肠道环境变了,也不知道自己去往了哪里,但结果似乎就是它们无形中会帮助消灭癌细胞。研究发现,处于淋巴结和肿瘤附近的微生物似乎与树突细胞形影不离,这些微生物会增加树突细胞数量,还会提升 T 细胞的抗癌免疫反应。
这种肠道菌的转移现象,是更强抗癌免疫反应发生的基础。像研究者如果用抗生素治疗了上述实验中的小鼠,那么最明显的就是肠道菌转移现象几乎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 CD8+ T 细胞的功能下降,ICT 清除肿瘤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抗生素对 ICT 疗法可能会起到反面作用,因为肠道菌不再能发挥免疫促进剂的作用了,」研究的通讯作者 Andrew Koh 博士表示,「只要有一部分有益菌从肠道转移到了淋巴结或肿瘤就能发挥作用,是哪一种细菌可能并不重要。」
研究团队也基于这些发现,正在继续探索肠道菌和 ICT 联用的可能性,帮助更多患者从治疗中受益。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