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食品与营养科学团队TFST顶刊综述:数字微流控芯片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制备、机理和应用
2023/3/29 14:17:07 阅读:19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食品放大镜 ,作者文献解读
澳门科技大学食品与营养科学团队TFST顶刊综述:数字微流控芯片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制备、机理和应用
2023年3月11日,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食品与营养科学团队在国际食品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Q1,IF=16.002)在线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digital microfluidic chips for food safety analysis: Prepara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的综述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王安宇,通讯作者为澳门科技大学于希助理教授和钟恬助理教授。
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食源性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发烧和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此外,各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投入较多的财力和物力。因此,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及时准确地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已成为全球的重中之重。虽然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但由于需要大型仪器和对实验条件的严格要求,无法使普通消费者进行食品实时检测。因此,数字微流控芯片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本文讨论了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概念、制备和机理,以及数字微流控芯片在检测微生物、小分子等物质中的应用,并系统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同时,针对数字微流控芯片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图一. 数字微流控芯片中芯片与数字模块的不同组合
图二.用于食品检测的数字微流控芯片中的荧光与比色法检测模块的不同特点
图三.利用数字微流控芯片分析食品中小分子污染物的不同机理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3.03.009
于希博士,现任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学生事务处委员。她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学院食品科技系,并获2019年度最优秀博士毕业生奖,目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分离分析化学以及食品与营养科学领域的研究,至今已发表四十余篇论文在各类行业顶级期刊上,包括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H指数为13。她现Frontiers in Nutrition以及Healthcare的客座编辑,并是包括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多家学术期刊的专业审稿人。她的研究工作曾被多家专业媒体报道,包括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英语媒体之一the Strait Times,曾获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粮油公司之一丰益国际的Arowana营养与安全基金资助,并获得澳门科技发展基金资助。
钟恬博士,现任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兼任广东省本科高校食品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珠海市第五届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钟恬助理教授的研究涉及生物材料与纳米技术、食品安全绿色控制技术、功能食品开发、药物与营养递送等领域。目前已在Carbohydrate Polymer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ontrol、Plant Disease、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20余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0余项。目前主持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FDCT)2项,珠海市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