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B 华南农业大学刘英菊团队:MOF纳米酶用于马拉硫磷的灵敏检测和蔬菜原位成像
2023/3/29 14:12:02 阅读:134 发布者:
有机磷农药的高残留性质通过生物积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刘英菊团队以Fe3O4纳米团簇(NCs)为成核中心,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层,在Fe3O4纳米团簇周围生长了铜基金属有机骨架(Cu-MOFs),形成了Fe3O4@Cu-MOFs核壳结构复合材料(FCF)。然后,利用FCF的荧光特性,构建了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氧化酶之间的双酶作用可以产生过氧化氢,使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从而影响FCF的荧光。基于马拉硫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该传感器的荧光强度与马拉硫磷的浓度在5ng/mL-5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2 ng/mL。此外,将FCF与琼脂糖凝胶结合,实现了马拉硫磷的可视化检测。这种新型的荧光纳米复合材料在马拉硫磷的视觉检测和蔬菜的原位成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开发高性能的环境和食品安全荧光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为了准确检测食品中的马拉硫磷残留量,研制了一种分散良好的FCF发光材料。研究发现:(1)酶辅助识别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2)基于Fe2+/H2O2的选择性荧光猝灭效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3)荧光材料制备简单,荧光寿命稳定;(4)FCF/Fe2+琼脂糖凝胶纸片可实现马拉硫磷农药的便携式可视化检测。该检测系统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农药检测方法,并扩展了荧光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刺激了对分析应用的有效平台的进一步探索。
论文题目:The cohesion of cascade enzyme reaction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mposite for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malathion and in-situ imaging of vegetables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nb.2023.133591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