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JIA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李世访团队报道了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在我国番茄上的发生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技术

2023/3/28 10:28:23  阅读:15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农业科学微平台 ,作者张煜泓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番茄褪绿矮缩类病毒(tomato chlorotic dwarf viroid, TCDVd)、番茄顶缩类病毒(tomato apical stunt viroid, TASVd)、番茄雄性株类病毒(tomato planta macho viroid, TPMVd)、辣椒小果类病毒(pepper chat fruit viroid, PCFVd)和金鱼花潜隐类病毒(columnea latent viroid, CLVd)可侵染番茄和辣椒等多种茄科作物,引发严重病害,威胁产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这6种类病毒被列入美国和欧盟等国家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然而,我国茄科作物上的类病毒发生情况尚不清楚。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世访团队完成的题为A universal probe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ix pospiviroids and natural infection of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 in tomato in China”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33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通过比较这6种类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找到了一段长度为61 nt的保守序列。利用该序列制备的RNA探针能够同时检测这6种类病毒,该通用探针的检测灵敏度与每种类病毒的特异性探针的相似,能够满足田间大量样品快速检测的需求。为我国茄科作物类病毒的监测及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利用该探针从我国温室栽培的番茄植株上检测到了PSTVd。这是PSTVd在我国番茄上的首次报道。序列比较发现,我国番茄上PSTVd的序列与国外茄科作物上PSTVd的序列最为接近。说明我国番茄上发生的PSTVd应该是通过种子由国外传入的。这为我国茄科作物类病毒病害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感染PSTVd的番茄植株表现出的症状

使用通用探针检测6种侵染茄科作物的类病毒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世访研究员和张志想副研究员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已毕业硕士生张煜泓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的李志新老师为共同第一作者,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已毕业硕士生杜亚杰参与了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149)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https://doi.org/10.1016/j.jia.2022.08‍‍‍.119

Cite the article:

ZHANG Yu-hong, LI Zhi-xin, DU Ya-jie, LI Shi-fang, ZHANG Zhi-xiang. 2023. A universal probe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ix pospiviroids and natural infection of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 in tomato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2(3): 790-798.

研究团队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世访团队主要开展类病毒和苹果、桃、樱桃等果树上主要病毒的研究,包括病害检测、病原鉴定、检测技术研发、致病机制解析等。近年来,跟踪监测了几种检疫性类病毒和果树病毒包括PSTVd和李痘病毒(PPV)在我国的发生,并开发了相应的快速检测技术;鉴定了苹果花叶病、桃黄化病等病害的病原;在PLoS Pathogens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文转载自农业科学微平台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