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线上讲座预告|邹振环:清代动物图谱与中西文化交流——以《兽谱》《海错图》为中心
2023/3/21 13:36:19 阅读:227 发布者:
清代动物图谱与中西文化交流
以《兽谱》《海错图》为中心
时 间:2023年3月21日(周二)15:00
主讲人:邹振环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主持人:欧阳哲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评议人:王 钊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副教授
讲座简介
中国绘画史多讨论山水画、文人画的写意传统,以鸟兽虫鱼为主题的博物图绘,尚未进入绘画艺术研究者的视野,至今很少为历史学者所重视。本讲重点讨论清宫所藏最有代表性的《兽谱》和《海错图》两种新文献。《兽谱》中收入了12幅外来异国兽,如“利未亚狮子”、“独角兽”、“鼻角”(犀牛)、“加默良”(避役)、“印度国山羊”、“般第狗”(河狸)、“获落”(貂熊)、“撒辣漫大辣”(蝾螈)、“狸猴兽”(负鼠)、“意夜纳”(鬣狗)、“恶那西约”(长颈鹿)、“苏兽”。《海错图》则以“麻鱼”“井鱼” “飞鱼”“人鱼”为例,不仅与中国古籍,也与《职方外纪》《坤舆全图》《西方答问》《西洋怪鱼图》有诸多交流。《兽谱》《海错图》以“复合图文”的形式,不仅详细回应了传统古籍中关于海陆动物的知识,也与承载着新知识的汉文西书进行了互动和对话。上述图谱在文字的知识性和图绘的艺术性方面,都呈现出极其明显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特征,留下了西方博物学博物画的显著影响,有来自官方大传统和民间小传统的知识交集,其中不仅有纵向古今知识的交流,也有横向中西文化知识的互动,显示出大航海时代以来西学东渐和西画东渐很多新特点。
《再见异兽: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
邹振环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主讲人简介
邹振环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兼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曾任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罗马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新竹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关西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著有《再见异兽: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疏通知译史》《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等论著多种,在《历史研究》《复旦学报》《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等海内外中外文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著多次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著奖和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参与方式
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TwbIeqyV9PYd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