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东南大学召开2023年度科研工作部署会
02 重新组建科技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表决通过
03 东南大学杨洪教授课题组研发高性能仿弹尾虫软跳跃机器人
04 东南大学张袁健团队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05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加强基础研究 认真落实四个面向
06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通知详情请查询科研院及相关部门官网
01 东南大学召开2023年度科研工作部署会
为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有效推进学校科研工作,3月10日下午,东南大学2023年科研工作部署会在九龙湖校区召开。会议由科研院长陆卫兵主持,常务副校长吴刚、科研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各学院科研院长出席本次会议。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常务副校长吴刚首先肯定了各学院在2022年科研组织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各学院科研院长提升主动担当的意识,将“有组织科研”落到实处,在有组织的科研体系中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自由探索,跳出科研指标的局限,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优化改革;二是要求各学院要做好有组织的“外循环”,以异地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机构平台为抓手,大力争取外部资源和发展机会,突破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瓶颈;三是要求各学院科研院长主动作为,将科研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尽早动员谋划,做好靶向服务。最后,常务副校长吴刚强调,各学院应及时、有效地向科研人员宣贯学校科研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保障全年科研工作高效开展,不断推动学校科研创新高质量发展。
(来源:科研院)
02 重新组建科技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表决通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研诚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科技评奖等相关职责,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分别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学技术部的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调整科学技术部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将科学技术部所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划入农业农村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
科学技术部不再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来源:新华社)
03 东南大学杨洪教授课题组研发高性能仿弹尾虫软跳跃机器人
日前,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杨洪教授课题组在光控软驱动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开发了一种具有卓越跳跃性能的软体机器人。研究成果以“Springtail-inspired Light-driven Soft Jumping Robots Based on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 with Monolithic Three-leaf Panel Fold Structure”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选为VIP论文。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04 东南大学张袁健团队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富碳材料器件工程实验室张袁健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快速、准确和全面评估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新方法,相关成果以“Elucidating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Reduction Kinetics via Intermediates by Time-Dependent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为题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以Hot Paper形式在线发表。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05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加强基础研究 认真落实四个面向
2023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出席活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他在回答中强调,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要求加强基础研究。这是我们党把握科技创新规律的一个新认识,也是我们国家当前发展阶段对基础研究这个源头活水总开关,对于底层技术、底层逻辑,所谓黑科技、硬科技有更大需求,也是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性、现实性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把基础研究摆在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四个面向”,按照这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入增速更快。
二是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也是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
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基础研究属于科技创新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也应该进行顶层设计,我们发布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同时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在创新环境建设、人才评价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基础领域的研究,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对于这样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努力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研究生态,要给予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在评价方面要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基础研究的评价和对应用工程的评价,有共性的地方,但同时要有所区别。基础研究讲求十年磨一剑,坐稳坐住“冷板凳”。
(来源:人民网)
转自:“东大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