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能力比赛的拍摄过程中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最新一年的教学能力比赛国赛要求中,视频拍摄(课堂教学展示与教学实施报告介绍)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参赛内容,在拍摄过程中,对参赛环境、基础设施和教师的教学状态都有着额外的要求。下面内容将详细说明教学能力比赛决赛的拍摄过程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比赛准备环节中:
比赛要求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放置两个全景监控(广角)摄像头,摄像头的位置应放置在教室的最高处,两个镜头比对观察,以获得最大的视野范围。用以保证在比赛现场中,只有我们上报给大赛主委会的人员,而没有藏匿技术团队。
在身份检录部分,要求参赛选手逐一手持身份证在镜头前进行比对,听从工作人员确认。由于镜头的位置比较高,所以要提前准备梯子,以确保检录画面清晰可见。
在视频录制环节中:
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修饰成分,不要将现场装饰得过分豪华,至少在视觉效果上尽量还原日常课堂环境。
更要避免过重的摆拍痕迹,教师和学生可能在提前演练的过程中形成一套标准的“对答话术”,而真实的课堂状态是灵活多变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过于“默契”的交流会造成一种非常不自然的感觉。一旦教师的话术发生改变,学生便会出现思维空档,师生之间配合就会出现问题。
还要严格把控拍摄时间。由于限时录制的原因,各位教师需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三段视频的录制,虽然三段视频的总时长不超过半个小时(3×8min),但是在这两个小时中仍然要预留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视频的制作、转码、附音轨、上传等流程,所以真正每个视频的拍摄过程仅有一次的容错率,最多每个视频只能拍两遍。
二、决赛现场参赛技巧分享(根据决赛方案)
教学能力比赛为高校教师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平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面对众多优秀的选手,宝贵的是那一份冷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决赛方案调整为“校内选场、学生参与,线上抽号、实时录制、抽题答辩、限时上传、网络评审、综合评定”的组织方式进行,针对新的调整,在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决赛现场如何选择:
现场不要太豪华,全景摄像头拍摄,加上2个工作人员总共6个人,大家表现自然,力求“真”。
2、思政如何“润物细无声”:
思政除了要在教学内容中“化无行为有形”,老师的言行举止、谈吐、风度等何尝不是在思政。
3、学生教学互动怎么安排:
专业课和基础课不同,互动的把握根据教学需要即可。
4、答辩时有什么技巧:
未参加教学展示和实施报告汇报的教师必须答题,其他教师可以补充,3个老师的答题做好时间分配。回答时可以配合展示佐证的材料,但放的材料需与回答的内容相匹配。
5、现场决赛中教学实施汇报如何进行调整: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概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我们的亮点,创新点。佐证的视频、
等要清晰可见。
建议:假若教学展示没抽到我们想要展示的亮点,后面实施汇报的老师可以进行动态调整,把我们想要展现的亮点补充回来。
6、穿衣打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服饰端庄大方、得体、整洁,凸显教师的专业特性,最好是统一风格,老师、学生的服装色彩搭配和谐,与教学环境相适宜;妆容要考虑在镜头前跟现场的区别;配饰一到两样即可,最好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男老师注意西服的最下方扣子不用扣,长袜、皮鞋为宜。
7、教师个人“姿势”:
在比赛时,要注意表情管理,眼神坚定,手势大方,从容走动,挺胸收腹;语言干净整洁,凸显时代性,富有感染力,可参考新闻播报主持人,天气预报主持人。
在比赛现场我们要饱满热情,向评委老师展现我们的自信心。还要提醒下大家,要注意12:00点,在这之前要预留出预览和上传材料的时间;检录核验环节记得要带上身份证。
三、教学能力比赛决赛评审环节的相关事项
那么大赛的评审环节是怎么样的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决赛评委参考的是参赛团队提交的5个文档材料和4个视频资料,
按照网评初评成绩、决赛有效成绩3:7的比例,根据既定规则确定最终成绩。
30%的网络初评的成绩已经定下来了,我们需要努力做好的就是这70%的决赛有效成绩。这个“有效成绩”很重要,我们要熟悉方案、熟悉流程、熟悉场地,不要忙中出乱,确保顺利完成比赛、顺利的上传成果,确保我们的成绩是有效的,不要出现类似于上传的文件、视频不全或是泄露了信息等等状况,稳中求进,一切正常就有希望夺冠。
四、决赛现场如何布置
在决赛之前需要至少提前一周选定参赛教室,进行布置,做好决赛前的准备工作。教室的布置既要还原日常课堂的真实环境,又要根据比赛规定做出调整。下面内容将详细说明大赛的决赛现场应该如何布置。
决赛赛场的布置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凸显重点
决赛现场不同于课堂现场,相比于学生的“学”,镜头前凸显教师的“教”更重要,这就要求参赛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和基本功素养十分扎实。
第二,化繁为简
教室的布置安排应化繁为简,方便录制。参赛教室一般在备考前的一个星期就选定完毕,然后根据比赛要求安置比赛专用设备,但不可过多修饰,以最简单的方式来凸显每一位老师的个人魅力。
第三,调整布局
参赛教室的布置与普通课堂略有不同,参赛教师应以呈现最佳的录制效果为目的。所以在环境布置过程中,要处理好现场的灯光和声音,检查音像设备,调整布局,线上的画面才会更好。
第四,灵活调整
在课程录制过程中,教师走位、师生互动、现场实操等环节要做灵活调整。教师可能会根据课程进度的推进,逐渐调整站位、走位,此时镜头应适时推进,突出重点,在师生互动环节要保证师生在同一画面内,并且本次教学比赛主要突出的是教师的教态、语态、形态,在专业课中可适当减少互动与实操的环节,以凸显教师风采。
五、决赛的小细节、着装与礼仪注意事项
决赛通知尽管已经写的很全面,但还是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没办法写得面面俱到,在实际操作上我们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产生,一起来看看部分老师问的关于大赛的细节问题吧~
Q
讲课的时候需要说开场白吗?需要集体问好吗?
A
集体亮相应该是实施报告的时候,在课程展示的时候说“专家,我是课程几队”可以,个人的开场白还是要有。
Q
课堂展示环节跟学生互动的时间比例应该怎么把握?
A
有互动就行了,没有时间长短的说法,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互动。
Q
如果某一队友因特殊原因无法参赛怎么办?
A
参赛教师因特殊原因无法参赛的,由各代表队领队在决赛前出具证明(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公章),检录时向工作人员出示并邮寄给大赛执委会办公室。如果有的话及时在比赛群里说明,省厅会统一向教育部说明。
Q
现场答辩可以拿纸和笔吗?
A
可以。
Q
学生入场后中间可以去上厕所吗?
A
短时间进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要出去的话要通过广角镜头跟工作人员联系,批准以后才出去,不要直接出去。
能不出去尽量不出去。
Q
录制的时候可以用滑轨吗?
A
可以。
Q
答辩的时候问题在哪里呈现?
A
在腾讯会议的聊天区上会显示出问题。
Q
2个场所转场时间有限制吗?腾讯会议重新登录?
A
没有时间限制,一共两个小时的录制时间,自己需要把握好时间。
有2个教室的情况下,是需要两套设备都在线的,不是说在一个教室结束以后先关掉,换教室以后再重新打开腾讯会议。建议有两个场的慎重。
以上就是关于大赛的部分细节问题。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参赛视频中得体的着装能让我们给评委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彰显我们教学团队的风采。下面内容将具体讲述录制视频时我们的着装与礼仪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01
着装
评委们在打开视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们的形象,这是我们给评委老师们的第一印象,也叫做首轮效应。首轮效应包括55%形象、38%声音魅力以及7%表达内容,可见得体的形象有多么重要。
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也代表着自己想要展示什么样的形象,想要别人看到什么样的自己,内外兼修才是我们的目标。
参赛团队形象需要参照三个标准:整洁、统一、规范,有领比无领更正式,长袖比短袖更正式,露少比露多更正式,简洁比繁杂更正式,合身比宽松或紧绷更正式。
高标准的着装能够凸显我们的专业性,但不是代表着华丽、过多装饰,女老师衣服款式要简洁大方,色彩方面可以鲜艳一点,符合主流的审美观,不要标新立异,首饰配饰要素雅,以配合服装和课程主题为主,不宜选择繁杂款式的,也不宜佩戴过多。如果穿裙子要搭配丝袜的话,肤色、灰色的袜子更为合适,鞋子也不要有过多装饰。
男老师着装在正式场合需要遵循3色原则,即着装色彩应控制在三种之内,
西装、公文包、腰带应为同一颜色,做到和谐统一。如果穿西服西裤,鞋子尽量要搭配系带光面牛皮深色皮鞋,搭配长袜。穿西装扣子怎么扣也讲究,如下图:
02
仪态
我们的仪态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的站姿很重要,要站出挺拔的身姿,展出自信,可以根据下面的小办法来练习站姿:两腿并拢、靠墙站立,双脚后跟、两个小腿肚、臀部、双肩和后脑勺,九点贴墙。
手势也很重要,要自然而优雅,规范适度,要用掌位,用手掌指示PPT或屏幕时不要完全把身子侧过去或背过去,斜角位45°站为最佳。
视频中至少要有两次鞠躬,鞠躬时要优雅、好看、规范,以胯部为轴,头、颈、腰、背成一条直线。
在镜头前的声音要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语调上扬,给自己的声音添上色彩。
六、教学实施报告怎么讲?如何展示?
教实施报告是决赛环节的重要部分,要求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整体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反思改进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概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以及参赛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语言的表述还是ppt的制作,都应该简洁明了的概述前面的内容,切勿直接按照事先准备的“讲稿”直接叙述地位、作用等要素。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本人应掌握整体的叙述节奏,切勿头大尾小,避免前面长篇大论,后面草草收场的情况发生。
(2).清晰表述说明教学内容安排的内在逻辑、教学策略选择的内在缘由。侧重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讲述教学重点、难点的时候,要侧重于清晰的表述说明教学内容安排的内在的逻辑,教学策略选择的内在的缘由。表述学情与目标,就是要说明我们后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所以前面的是基础,去解释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在这样的一些教学内容、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目标之下,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策略去达到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
(3).有所创新,并在实录视频中有所呼应。
在教学实施报告的讲述当中,创新部分一定要能够讲实,并且注意在实录的视频中有所体现,要让评委看到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当中的创新点,我们有些什么做法?有些什么思考?教学实施报告是说出来的话,那么视频实际上是佐证,就是让评委直观看到教学实施报告的整体体现。
(4).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有理有据、有详有略。
PPT的和介绍结构要清晰,4大块内容(整体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反思改进)不能少,语言要精炼,并且要互相的呼应,另外每个部分不要平均用用力,有详有略,有重点。整个教学实施报告最精华的部分,最想向评委展示的部分,一定要想办法表现出来,给评委留下强烈且深刻印象。
(5).
尺寸合适、清晰可见。
在PPT的展示
部分一定要尺寸得当、清晰可见。虽然又是没有办法确保每一张
都能保障清晰,但是要确保最想展示的重要内容一定清晰。
教学实施报告是本次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决赛决赛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在八分钟的时间完成教学能力实施报告的讲解并录制。下面内容将详细说明本年度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决赛的教学实施报告应该怎么讲解。
教学整体设计
在教学整体设计过程中,开篇如果就堆砌固定的搭配名词,采用固定的语速,固定的表现方法,会让人听了很不舒适。所以可以选择了在一开篇的时候就逻辑清晰的开门见山的告诉了评委,我们是什么课?我们到底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语言非常的简短。PPT的设计也应简洁,文案简短且有思考力度,逻辑清晰开门见山。
然后在接下来讲学情和讲学情重难点的时候,就会让评委有一个先入为主,评委知道你要干什么,然后教师所表达的内容与课件都能符合上,这样的系统设计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是做好线性的讲解,仔细思考我围绕这个事情我到底做了什么?我到底是如何安排课程每一步?每一个环节是怎么执行的?那么在执行到这个环节,一定会碰到难的时候,这就突出亮点的时刻,要把它抽出来讲。
对实施报告现场讲解的时候呢,可以把没有抽调到的课程亮点抽出来讲,也让评委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你的这一整个参赛作品是从头到尾如何完成的。
那么在讲的过程当中呢,这个节奏感要张弛有度。在开始的时候可以非常的松弛,娓娓道来自己是要做什么,那么在中间线性讲解的时候可以逐渐加快节奏,那遇到亮点需要详细讲解的时候又可以慢下来,所以在实施报告的讲解当中,要拿捏住如数家珍的感觉,将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一点点表达出来。
学生学习效果
在实施报告当中可以详细的叙述中间发生的故事,用事实案例巧妙地展示一个事件,学生从这件事上获得的收获和价值,这些元素都可以成为实施报告的加分项,认可学生的成长就是最好的效果。
反思改进措施
我们教师要对自己的项目抱有绝对的信心,我们的反思不是在说我们否定我们自己不够棒或者是不够优秀,我们的反思是讲我们的,相反是要将我们的课程做的还不够,还需要打磨的这个地方进行反思和改进,改进是为了更完美,所以充分的展示课程的自信心是一个对课程的认可,也是充分能够讲能够讲清楚对反思改进措施的一个直接变化。
以上便是关于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决赛教学实施报告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权责声明:
★来源:众师云
转自:“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发展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