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Trends in Cell Biology: 长寿和疾病中的自噬-NAD轴

2023/3/20 9:32:05  阅读:196 发布者:

背景: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降解途径,通过循环利用亚细胞组分来维持代谢稳态。NAD是一种参与能量代谢的必需代谢产物,并作为一系列NAD+消耗酶(NADases)的底物,包括PARPsSIRTs。自噬活性和NAD水平的下降代表细胞衰老的特征,从而显著延长动物的健康/寿命,并使细胞的代谢活动正常化。机制方面,已有研究表明NADases可直接调节自噬和线粒体质量控制。相反,自噬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应激来维持NAD水平。

简介:

202334日,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院生物科学研究所的Viktor I. Korolchuk教授课题组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IF: 21.1)杂志上发表题为“The autophagyNAD axis in longevity and disease”的文章[1]。本文就NAD与自噬的双向关系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为抗衰老相关疾病和延长寿命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主要结果:

NAD作为自噬的调节因子。

NAD+除了在能量代谢中发挥作用外,还被一系列称为NAD+核苷酶(NADases)的非氧化还原酶所消耗。这些酶包括sirtuin家族脱乙酰基酶(SIRTs)、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s)和环ADP核糖(cADPR)合酶(CD157CD38)NADase介导的NAD+分解代谢的副产物是烟酰胺(NAM),它与其他NAD中间体,包括烟酰胺核苷(NR)和烟酰胺单核苷酸(NMN),通过多步回收途径在局部回收为NAD+NAD+也可以从头合成,但效率较低,由循环l -色氨酸或烟酸合成。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通过补充代谢前体来补充NAD可增强自噬和线粒体质量控制,从而促进组织年轻化和生物寿命延长。在机制方面,研究将NADase作为NAD介导的自噬调节的驱动因素(2)

SIRTs对自噬的调节。

SIRT1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7种哺乳动物NAD+依赖的sirtuin去乙酰化酶中特征最好的,也是与自噬调节最密切相关的sirtuin。既往研究表明,SIRT1通过自噬起始蛋白[ATG5/7/8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LC3)]的翻译后修饰和自噬相关转录因子(TFEBFoxO)的去乙酰化依赖性激活促进自噬。

然而,大量研究强调了通过线粒体自噬降解(称为线粒体自噬)实施的线粒体质量控制也与SIRT1活性相关。这首先在XPA(着色性干皮病互补组A)蛋白缺陷引起的DNA修复缺陷的人类细胞中建立。XPA缺陷细胞表现出SIRT1活性下调,伴有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健康受损和PARP1过度活跃。这种畸变可以通过补充NAD+前体细胞来补救。此外,在缺氧后的心肌细胞中,SIRT1/3增效剂白藜芦醇通过增强线粒体自噬关键成分Parkinp62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增强线粒体功能。这些发现与SIRT1AMPK激活,分别通过NR和二甲双胍处理,强烈上调星形胶质细胞p62的表达和增加ULK1依赖的线粒体自噬的研究一致。

PARPs对自噬的调节。

PARPs通过催化ADP核糖(来源于NAD+水解)转移到靶蛋白,在包括DNA修复在内的各种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在PARP家族中,PARP1最能介导聚ADP-核糖基化(PARylation),并介导约80-90%DNA损伤诱导PARylation事件。之前,PARP1被证明在DNA损伤和短期代谢崩溃时促进细胞保护性自噬。同样,在氧化应激期间,敲低耳蜗边缘细胞中的PARP1可以抑制自噬,从而触发线粒体去极化和凋亡。然而,同一项研究表明,过量的ROS暴露可诱导PARP1超活化和细胞死亡,即parthanatos,而parthanatos与帕金森病(PD)的病理有关。因此,细胞保护性自噬还是parthanatosPARP1活性的主要结局可能取决于ROS暴露的特定阈值。这与现有的概念一致,即根据DNA损伤的严重程度,轻度PARP激活具有保护作用,而PARPs失控的NAD+裂解具有促凋亡作用。

在机制上,PARP1可能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促进自噬。例如,PARP1已被证明通过将组蛋白H1从其启动子中移出,从而上调心肌细胞中促自噬转录因子FoxO3a的活性,这可能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暴露FoxO3a靶基因。值得注意的是,SIRT1还可以通过直接去乙酰化增加FoxO转录因子的输出。

1:自噬在维持代谢稳态中的作用

自噬作为NAD代谢的调节器。

线粒体功能障碍、ROS生成增加和基因组不稳定是细胞衰老的特征。氧化应激刺激自噬,自噬通过清除ROS的来源和破坏性后果(包括线粒体和蛋白质聚集体)来平衡这些病理特征。此外,过量ROS释放引起的DNA链断裂可触发PARP超活化和NAD池的致命耗竭。因此,我们想知道自噬是否通过减少氧化应激而参与NAD稳态,而氧化应激通常会触发失控的NAD+/NADH分解代谢。相比之下,自噬已经与细胞核苷酸库的保存有关。

自噬缺陷与NAD代谢。

很少有报道研究自噬是否通过类似于其在核苷酸稳态中的作用,直接调节NAD水平以支持细胞生存。其中一项研究旨在了解自噬缺陷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Atg5-/-MEFs)在被迫通过OXPHOS呼吸时发生凋亡的机制。无偏倚代谢组学表明,NADH是呼吸Atg5-/-MEFs中耗竭最多的,也是唯一与细胞活力相关的代谢物。NAD+也显著耗竭,表明自噬缺乏耗尽了总NAD池。在机制上,这种NAD消耗是由一系列事件引起的:线粒体自噬丧失、线粒体ROS上调、DNA损伤和PARP/SIRT NADase过度激活,导致NAD+的消耗失控,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诱导自噬的药物及其对NAD代谢的影响。

与自噬缺陷模型类似,已知可促进自噬流的药物是探索自噬在NAD+/NADH稳态中的作用的有用工具。例如,一些研究报道了诱导自噬的药物雷帕霉素、白藜芦醇和二甲双胍在体外显著改变NAD代谢。雷帕霉素通过降低长期培养的永生化小鼠成肌细胞中NADH的含量来增加NAD+/NADH比率,并诱导老年小鼠肌肉中NAD+/NADH氧化还原向氧化状态(NAD+)转移。这意味着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促进NAD+的利用来影响衰老过程,而NAD+可能被NADase利用来维持健康的代谢特征。同样,自噬诱导剂白藜芦醇通过刺激线粒体复合物I介导NADH氧化,在小鼠肝脏和人肝癌HepG2细胞系中均提高了线粒体NAD+/NADH比率。这导致SIRT3活性增加,从而增加了呼吸链底物对线粒体的供应。二甲双胍还显示以双相方式改变线粒体NAD+/NADH状态,在小鼠肝细胞中,低剂量的治疗引起氧化的NAD+/NADH氧化还原状态,而高剂量的二甲双胍使线粒体NAD池转向还原状态。

2NAD+消耗酶(NAD+核苷酶类,NAD酶类)调控自噬的潜在机制

NADase的自噬降解。

除了缓解代谢应激,NADase的自噬降解可能代表了自噬介导的NAD稳态的另一层。例如,自噬已被证明在氧化应激期间降解所有人类SIRTs。从本质上讲,SIRT的自噬降解可能依赖于它们保守的氧化还原敏感的半胱氨酸残基,当这些残基被氧化时,已被证明会破坏SIRT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多项研究表明,半胱氨酸依赖的氧化还原感知是自噬启动的一个基本方面,这一点越来越明显。

为了了解SIRT降解的背景性质,研究试图确定SIRT1作为自噬底物和细胞衰老之间的联系。据报道,SIRT1只在衰老细胞中受到自噬降解,这一过程依赖于SIRT1-LC3的相互作用。在增殖的细胞中,SIRT1可以去乙酰化细胞核LC3,从而触发其胞质穿梭,从而启动最佳的自噬启动。然而,在衰老过程中,SIRT1通过NLIR基序与LC3结合;这触发了SIRT1的自噬降解而不是LC3的核输出。虽然我们还不清楚自噬介导的SIRT1下调是否对NAD+/NADH水平或自噬活性有任何即时反馈效应,但我们想知道通过SIRT1-LC3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自噬- NAD交互作用的改变可能代表了“正常”衰老和细胞衰老之间的机制差异。综上所述,这些发现表明,SIRT除了在自噬调节中发挥作用外,还在一个潜在的反馈回路中受到自噬降解的影响。其他NADase是否也被自噬选择性降解仍有待研究,这将为外源性NAD补充治疗的潜在分子效应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3:自噬在维持NAD水平中的作用

结论和展望:

自噬和NAD在协调细胞应激的代谢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中提供的证据描述了NAD作为自噬的调节器和靶点的双向关系。即NADases通过NAD+分解调节自噬活性,动态调节代谢活性,以应对营养危机和氧化应激。相反,最近的研究表明,自噬通过降低线粒体ROS生成和抑制不加选择的致死性NAD+/NADH耗竭,在维持NAD-中发挥作用。重要的是,自噬介导的NAD保存似乎独立于其先前确定的在核苷酸稳态中的作用。总之,这些研究开始阐明NAD和自噬之间的反馈回路,它整合了氧化还原感知和线粒体代谢,并奠定了细胞存活的基础。

关于自噬-NAD交互作用的意义仍有疑问。在未来的研究中,考虑在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中,自噬和NAD之间的反馈回路是否受到干扰将是重要的。例如,自噬功能障碍现在被认为是衰老的细胞标志,并且一直被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和动物的自噬功能障碍会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与年龄相关的有效营养感知、溶酶体完整性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噬失败可能通过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增加和NAD池耗竭来诱导组织变性。此外,随着DNA损伤的终生积累,自噬-NAD的交互作用可能进一步与年龄解耦联。这种由环境和内源性因素诱导的DNA损伤可能组成性地激活PARP/SIRT NADases,导致NAD+/NADH水平的有害下降,从而阻碍NADases激活自噬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NAD+生物合成的下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因此,这种自噬-NAD反馈回路可能是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的核心因素。然而,特别令人兴奋的是,自噬-NAD反馈回路可能成为治疗干预的靶点。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rends/cell-biology/fulltext/S0962-8924(23)00023-5

转自:“生物医学科研之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