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马依彤教授、谢翔教授研究团队于国际英文期刊——心血管联盟官刊《Cardiology Plus》上发表了有关基线血小板计数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研究通过对6046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平均长达近3年的随访,发现PCI术前血小板计数最高组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是血小板计数最低组的1.754倍。
作者认为,当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前处于血小板计数高水平状态下,术后发生MACCE事件的风险更高,高血小板计数水平是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Hou X, Zheng Y, et al. Baseline platelet count independently predicts long-term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ardiol Plus 2022;7:138–143.
doi:10.1097/CP9.0000000000000023.
研究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PCI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已大大增加。但在PCI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一定损伤,产生炎症反应,启动内源性以及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PLT),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激活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栓形成等。另一方面,活化的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不稳定和血栓形成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一些关于血小板计数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但尚无定论及指南明确规定血小板控制水平。因此,研究者通过对6046例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进行平均长达32个月的随访,进一步探讨血小板水平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最终入选2008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6046例,根据PCI术前血小板计数水平四分位数分为四组:
Q1(PLT<173,n=1473)、Q2(173≤PLT<209,n=1529)、Q3(209≤PLT<250,n=1507)及Q4(PLT≥250,n=1537)。
研究者收集患者的院内检查、诊疗等信息数据,并随访记录患者长期预后的终点事件。
研究结果
1.实验室检查
四组患者在PLT、尿素、肌酐等因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脂蛋白a等因素,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长期随访结果
所有病例均完成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在本研究中共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862例(14.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随访中共发生560例死亡,其中心源性死亡(CM,包括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致死性心肌梗死)共计251例(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因性死亡(ACM)共计309例(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随访期间的心衰、卒中、出血、再入院、以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率,在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论文表3。
论文表3.四组患者长期随访结果/例(%)
3.生存分析
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小板计数水平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在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四组患者的生存率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且PLT计数越大,患者生存率下降趋势越大。四组患者的风险系数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且PLT计数越大,患者风险系数越高(论文图2)。
论文图2. 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值
4.COX回归模型分析
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尿素氮、心率、PLT为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随着血小板计数升高,患者发生MACCE事件风险越大,血小板计数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事件独立相关。
研究结论
总之,该研究证实血小板计数升高是冠心病PCI患者术后长期不良结局(包括MACCE和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
关于本文的更多详情,请阅览Cardiology Plus 2022年第3期第138-143页《Baseline platelet count independently predicts long-term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通讯作者为新疆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马依彤教授和谢翔教授。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lww.com/cardioplus/Fulltext/2022/07000/Baseline_platelet_count_independently_predicts.7.aspx
转自:“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