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M | 生物学、功能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精油在疾病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
2023/3/17 13:42:16 阅读:116 发布者:
文章导读
精油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应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希腊时期。虽然已有无数事实表明各种精油对人类传染病和精神障碍等疾病治疗有效,但由于其组成复杂,具体药理机制尚不清楚。采用传统的方法仍难以全面剖析精油在治疗或缓解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已成为研究传统药物分子机制的重要方法,而目前网络药理学在精油与疾病相互作用方面的进展缺乏最新的综述。
精油,又称挥发油,是从植物的花、叶、种子、根等部位提取的挥发性芳香族化合物,通常包括萜烯类、醛类、酯类、醇类、多酚类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常见的精油来源于传统医学中的药用植物和自然界中的芳香植物,如薰衣草、茶树、玫瑰、橘子、乳香、薄荷等。在抗病毒感染、杀菌、治疗慢性疾病和缓解精神障碍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有效的作用,在制药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抗感染方面,精油具有显著抑制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等多种微生物病原体的特性。黄花蒿、土荆芥和胡椒等精油能杀死利什曼原虫,胡椒和桉树精油均能抑制致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桉树精油还具有抗病毒活性。在缓解慢性疾病方面,薰衣草、依兰依兰、马乔兰和橙花混合精油吸入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收缩压,含丁香酚的精油具有血管舒张作用;黑胡椒精油既能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还能控制高血压;茶树油具有抗肿瘤活性。在缓解精神障碍方面,薰衣草精油的产品Lasea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水平和睡眠障碍,薰衣草、柑橘和迷迭香精油对改善焦虑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精油成分复杂,且各成分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网络药理学从整体的角度研究多组分药物的调节作用,系统全面地揭示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机制。药理学网络建立在大量现有数据库基础之上,之后通过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并进行网络分析预测关键的生物过程。最后,通过实验、分子对接等操作进行进一步验证,以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网络药理学可以为深入理解精油及其治疗或缓解疾病的机制提供新颖的见解和策略。
精油在人类疾病中的应用
结论展望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和精油领域的重要文献,对精油作为一种潜在的疾病治疗方法进行及时而简要的综述,以及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阐述疾病治疗的分子机制,能够促进精油作为一种天然替代药物或辅助治疗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
本文“Biological, Functional and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Exploration of Essential Oils in Treatment and Healthcare of Human Diseases”在期刊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上发表,DOI:10.14218/FIM.2022.00038
投稿:2022年9月5日;修回:2022年9月23日;接受:2022年11月16日;上线:2022年12月28日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王亮
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检验科PI,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客座副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随后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医学检验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曾荣获英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中心(CSIRO,澳大利亚科学院)实习奖学金。先后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基因组学中心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开展博士后课题。长期从事计算联合实验的生物医学研究,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以及Carbohydrate Polymers等期刊发表同行评议论文80余篇(通讯/一作SCI论文50篇),主编《精油的科学》和《系统生物学》等著作和教材4部,并获得10余项研究和人才项目资金资助,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等。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编,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 BMC Microbiology, PLoS One, Immunity,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Translational Metabolic Syndrome Research和Frontiers in Bioinformatics等多本国际期刊编委及iMeta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杰出审稿人(2021年),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杰出编委(2022年)。曾荣获澳大利亚外交事务和贸易部下属澳中理事会资助的“澳-中幽门螺杆菌”研究学者奖,以及《澳大利亚微生物学报》青年学者(Early Career Researcher)封面人物及突破性研究报道。
第一作者
张玉东
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药、精油用于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各类课题4项。
第一作者
唐佳伟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学硕士研究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Microbiology Spectrum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项,获国家奖学金两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生物学。
第一作者
刘清华
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13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成分分析和寡糖结构及功能。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