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青年教授自述晋升之路
2023/3/17 10:08:40 阅读:152 发布者:
目前学术圈越来越卷,很多学生乃至青椒还在犹豫徘徊是否继续走学术道路。我的博士生也经常与我讨论这类问题。大家对他人的学术晋升之路也很感兴趣,希望做一些参考。
我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教授晋升之路的故事。
1.本科:我就读在10-20名徘徊的985大学,那时博士毕业留本校还比较常见,所以我坚定志向就是读博,将来争取去高校任职。
2.博士:保研top2高校直博。那时眼看着读完博士直接在高校就职几乎不可能。对未来开始迷茫。
3.联培:博士期间一半时间在美国联培。导师是我们领域顶级大牛。那段时间开始真真实实爱上了科研,通过一系列top期刊(6篇独立一作)的发表建立了学术自信。
4. 博士毕业年:疯狂找国外博后职位,一心向学术。非常向往去我们领域一个顶级的postdoc fellowship位子(从那里出来的轻松在美国拿AP,竞争也异常激烈)。非常遗憾的是录取3人,我排第4,失之交臂, 给我巨大打击。最后拿到了一些国外普通博后offer, 但都不是特别理想。
5. 转折事件:滑雪骨折手术不方便马上出国 +博后。offer不是特别理想,开始动摇我的学术职业的想法。开始寻求工业界公司的职位。
6. 决定离开学术界: 去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研究院。还记得我博士毕业答辩发表毕业感言后,下面老师集体劝我不要放弃学术。当时根本听不进去,去意已决。
7.公司工作:安安份份地做项目,但缺乏成就感和满足感,自己就是一颗螺丝钉。让 我认清自己还是更喜欢更适合搞学术。
8. 工作2年后, 鼓起勇气再博一把,重新杀回学术圈。当然这两年也不是完全荒废,做的项目还是老本行。虽然没有发表顶级期刊,但申请了一些美国专利。加上靠着博士期间的老本,最后拿到了美国常春藤学校的博后offer和国内985大学副教授 offer。最后请教了一些业界大佬后,本着先抢占国内坑位的想法选择了后者。
9.回到学术圈后,感觉自己像打了鸡血,异常亢奋和兴奋,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徘徊了,这也许是我出去晃荡2年的意外收获吧。保持每年4-5篇一作兼通讯产出(没 有选择进大佬组,独立PI)。
10.回学术圈, 第一次申请项目,国自然青年基金还是面上?我自己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博了一把,直接申面上,很幸运中了。拿了面上也可以评博导了。
11. 之后连续申了两次优青,都没有上会。隔年申了第二个面上有中了。
12.第三次再战优青,顺利上会并通过。(题外话,优青答辩前一天我双胞胎龙凤宝宝出生,他们一定给我带来好运的)。
13 .重回学术圈第四年破格申请正教授职称, 顺利通过(拿到优青起了很大作用)。
14. 研究组逐渐壮大,大概维持在4人博士4 个硕士的规模。我们组的学生都非常优秀,非常enjoy和他们一起探究学术问题。
15 .去年我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以唯一第一作者发表了nature子刊,实现了我们组高影响期刊0的突破。
16 .也许还得为世俗的名和利继续奋斗,但还好科研教学都是我热爱的事情,乐在其中。
来源:985大学青年教授(Durran)
转自:“学术世界”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