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多模态感知研究所招聘博士后
2023/3/16 16:19:59 阅读:164 发布者:
实验室和PI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多模态感知研究所由国家优青领衔,致力于多模态微纳探针的生物传感机理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微纳探针材料、微流控生物芯片、智能生物传感系统、医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融合数字诊疗应用等。研究所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
郭劲宏博士于2010年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获得信息对抗技术学士学位。2014年获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于2014年至2015年在MIT-SUTD新加坡工程设计作为博士后。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他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机械工程学院担任访问教授。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临床应用的电化学传感器和芯片实验室设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医疗物联网,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集成。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分别发表于ACS Nano、Analytical Chemistry、Sensor and Actuator B Chemical、IEEE TII、IEEE TMTT、IEEE TBioCAS、IEEE TBME、IEEE TED等,其中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郭博士论文被谷歌学术引用4000余次。2017年《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Circuit and System》特邀编辑。《IEEE生物医学健康与信息学杂志》2019年IoMT医疗工程特刊客座编辑。2019年和2020年微系统应用专题特邀编辑。《分析》特邀编辑,2021年。《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X》编委会,2021年。2018年生物医学信息感知与微系统国际会议主席。2015年至2017年,他担任创业板上市公司朗玛信息(股票代码300288)首席科学家。独立指导了GMP生产基地建设和20多个CFDA药品注册证书申请工作。曾任四川省千人计划顶尖团队组长,四川省医药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
研究所主页:
https://www.x-mol.com/groups/imsm
01
博士后岗位1
研究方向:
生物纳米材料、蛋白质相分离
岗位要求:
具有生物学或化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的SCI研究论文者优先。
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结构生物学训练者优先。
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能力,能够独立撰写和发表SCI论文。
对生物纳米材料、蛋白质相分离等领域感兴趣,热爱科研、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遵守学术道德伦理,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有进取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02
博士后岗位2
研究方向:
微纳探针与生物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数字疗法
岗位要求:
具有生物学及电子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的SCI研究论文者优先。
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生物电子、生物传感器方向训练者优先。
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能力,能够独立撰写和发表SCI论文。
对微纳探针、生物传感器、数字疗法等领域感兴趣,热爱科研、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遵守学术道德伦理,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有进取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03
岗位待遇
年薪不低于26万元,优秀者可以提供30万元年薪,对于特别优秀者,可以提供35万年薪。
可申请上海交大配套的博士后公寓,子女可上交大幼儿园或附属小学
其他上海交通大学政策。
04
应聘方式
如有意向,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研究成果(和研究计划)发送至以下邮箱:daibin@sjtu.edu.cn。邮件主题:博士后申请-姓名。
工作地点:交大徐汇/闵行
联系人:代老师
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多模态感知研究所。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转自:“知社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