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BM:多层结构功能性纳米材料用于伤口止血和伤口修复

2023/3/15 11:03:40  阅读:158 发布者:

由于缺乏能够将快速止血、炎症调节和皮肤组织重塑融为一体的分层刺激性敷料,目前对全层皮肤损伤的治疗仍然不尽人意。在这项工作中,通过简单的逐层组装,将聚单宁酸和ε-聚赖氨酸涂覆在BGN上,开发了一种多层结构的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粉(BGN@PTE),作为一种综合的多层次敷料,用于伤口的后续处理。与BGN和聚单宁酸涂层的BGN相比,BGN@PTE表现出更好的止血性能,因为它有多种依赖性方法来诱导血小板粘附/激活、红细胞(RBCs)聚集和纤维蛋白网络形成。同时,BGN的生物活性离子促进了炎症反应的调节,而多单宁酸和抗菌的ε-聚赖氨酸则防止了伤口感染,促进了炎症阶段的伤口愈合。此外,BGN@PTE可以作为活性氧清除剂,缓解伤口损伤中的氧化压力,诱导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促进伤口修复的增殖阶段。因此,BGN@PTE表现出明显高于商业生物玻璃敷料Dermlin™的伤口修复能力。这种多功能的BGN@PTE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敷料,可用于全层伤口的治疗,并有望扩展到其他伤口的治疗。

进一步将BGN@PTE作为伤口敷料用于修复全厚皮肤伤口。伤口部位(直径8毫米)分别用Dermlin粉(商业无机敷料)、BGNBGN@PTBGN@PTE覆盖。与3M相比,BGN@PTBGN@PTE早在第3天就明显加快了伤口的闭合。在第3天,Dermlin组和BGN组的伤口床上形成了黄色的脓痂,这表明伤口感染在外部环境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粉末敷料难以阻挡环境中的微生物侵入伤口。

相反,由于PTAEPL的有效抑菌作用,BGN@PT组和BGN@PTE组几乎没有出现脓痂。直到第7天,BGNDermlin组的伤口仍然显示出较大的缺陷,而且BGN74.6%)和Dermlin76.4%)组的伤口愈合率远远落后于BGN@PT88.9%)和BGN@PTE88.6%)组。这些结果表明,无法控制的感染会严重阻碍伤口的愈合,而BGN@PTBGN@PTE似乎通过炎症调节、抗菌活性和清除ROS的多因素协调作用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52199X23000312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