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 社会性网络服务,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以美国社会学家 Milgram 的六度分割理论为基础,强调用户之间的真实关系,为用户提供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自我的平台,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及一定意义上大众传播的性质。SNS 为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提供了平台。重塑社会关系:发展弱关系,巩固强关系。如美国的 Facebook,中国的人人网、开心网。SNS 网站盈利模式主要有:广告、增殖服务( VIP 用户,虚拟物品交易)、电子商务、数据挖掘等。我国 SNS 类型:校园交友型(人人网,占座网, QQ 校友),休闲娱乐型(开心网),商务沟通型(若邻网,海内网),婚恋交友型(百合网,嫁我网)特点:社区性,互动性,开放性,即时性,草根性,内容碎片化。
SNS 传播学特征:
①虚拟共同体。②媒介是人的延伸。③使用与满足。④认同。⑤社会变迁:社会关系的重构。
1. 用户自生成内容。通常网站本身只提供平台,故可认为是一种创意产业。
2. 作为一种深度社会型的网络类型, SNS 以个人作为网络结点,与其他联系人形成网状链接,并且在社会网络系统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其社区多是“趣缘”结合。
3. 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整合。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及一定意义上大众传播的性质。
4. 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传播信息。
5. RSS 订阅机制和分享机制。实现互动分享。
原因(SNS 的核心竞争机制):
1. 相对真实,摆脱了虚拟的束缚。
2. 管理边界实现社会穿透。管理边界——愿意分享和不愿意分享的边界;社会穿透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双方会透露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关系会越来越亲密。SNS 把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相结合,同时有 blog 和交友功能、论坛群,还具有强大的用户搜索功能。
3. “加为好友”机制———“六度分割理论”的合理应用,扩大人际网络。
4. RSS 订阅机制分享机制———迎合用户互动和自主把关心理。
5. 多应用软件机制———为第三方应用提供开放平台。
影响:
○对个人
1. 获取信息的功能:通过人际网络获取信息,用户贡献内容,生成内容、分享信息的同时生成人际网络。尤其是突发事件中,很多人是通过 SNS 获取消息。体现 web2.0 时代的社区化、分众化。
2. 扩大社会交际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交往的限制,实现社交由“虚拟性”向“真实性”的跨越。使得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它使普通民众进行跨文化的人际交往成为可能。
3. 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与建立群体身份认同/ 建构自我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功能。
4. 心绪转换功能。
○对企业
1、利用 SNS 进行用户资源管理。维护客户关系,拓展人脉资源,传递企业信息,进行口碑营销。
2、通过 SNS 进行精准化营销。SNS 营销就是利用 SNS 的互动分享功能,在六度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营销。通过病毒式传播的手段宣传产品和企业。
○对社会
政治上——公共领域,通过参与公共事件,提高公民意识,推进中国公民社会进程。
经济上——创意产业。通过互动分享,互惠,社会资本增加。
文化上——后现代文化。社会上——社会关系的重构。
市场策略:
1. 针对用户市场:满足个性化需求,开发长尾市场。
2. 针对企业:①根据兴趣、话题、需求发展各种细分群体,以方便企业进行针对性营销。②可采用软性的植入式营销模式。SNS 辐射出的是一个可信赖的人际网络,使得 SNS 网站成为口碑传播、病毒式营销的有利平台,不仅具备网络口碑传播的优势,还继承了传统口碑传播可信度高的特点。
3. 开放平台,吸引 APP 开发商。SNS 网站中形成了潜力巨大的长尾,但是垂直的 SNS 社区网站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长尾的潜力难以发挥。而开放平台,能够吸引众多应用开发者,由他们来开发各种应用满足不同的需求。这不仅对于 APP 开发商来说是个盈利的巨大机会,而且能够为 SNS 网站带来更好的推广机会,还能够增加网站的粘着度,减少用户流失率。
延伸
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是一种激发受众自发将其所接受的营销信息向其他人再传递扩散的营销技巧。它强调信息的自我复制能力,每一个被“捕获”的受众都可能成为自发的信息传递者,从而使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呈几何级扩散,以较低的成本达成营销目标。社会化媒体中兴盛。病毒式营销的效果问题:
1. 小成本强影响。
2. 营销效果的不可预期性。①刻意策划。②无法预期,如恶搞,凡客体。③特殊时刻引发病毒式的营销或“反营销”:如“封杀王老吉”。
3. 传播伦理与社会诚信问题。
六度分割理论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67 年,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Stanley Milgram 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言之,“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因此也叫小世界理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形成了现在的 SNS。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