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记忆面包244——微博相关专题整理(2)
2023/3/14 11:16:51 阅读:94 发布者:
(三)影响
1、对个人:
以单向跟随简化了社交关系,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分享、流动模式,给用户创造了一种开放的社交关系,扩展了用户之间交流的机会,又各自保持了完整的信息流。
微博利用社会网络来实现信息的扩散,其信息传播活动又会丰富与拓展个体的社会网络。微博极大地扩展了社交的时间与空间,微博传播活动也成为网民发展社会网络、获得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中有“权力中心”存在的可能。网络中权力更多的表现在话语权方面。微博上的权力中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体现在稳定的个人传播能量方面,另一类体现在某一条信息的传播方面。 前者可以看作微博平台上的意见领袖,而后者则可以看作微博平台上的临时性“热节点”。
更为个体化、私语化叙事特征。与博客相比,微博客用户发布信息所处的环境具有随意性与不确定性,这种随意性与不确定性包括用户发布信息的时间、空间、心理状态等因素。可以说微博客用户发布信息不需要深思熟虑,处于“随时发布”的状态,而博客的用户通常是用户经过思考与积淀之后完成的思想、情感、观念等的表达;前者满足的是用户的即时性表达的需求,而后者则满足了用户阶段化表达的欲望。由于微博客对用户的发布状态没有过多的限制与要求,因此用户表达会更随意,这种状态往往导致用户的表达缺乏节制与约束。与博客相比用户很容易完成个人的表达,其文本的个人化、私语化的叙事特征更为明显。
2、对企业:
营销应用,客户服务,产品、品牌信息传播,企业舆情监测,互动活动,危机公关。 微内容的价值源泉———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证明了在互联网中,任何微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各种微小的需要汇聚在一起,就会产生无穷大的价值。在张扬个性的 WEB2.0 时代,长尾理论不仅仅指出了微内容的存在价值,也印证了微内容的使用价值与商用价值,印证了互联网以微内容为主导的价值重构。
3、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冲击:
①设定议题。如 2009 年底广州番禺居民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当地居民通过微博客等表达诉求,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促使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②传播新闻。李开复离开谷歌
③引导舆论。 2009 年 12 月底上海发生地铁相撞,一些门户网站上出现了大量的谣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和毫无根据的猜测。此时上海市政府通过 SMG 的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产生了大量的转发和评论,迅速地平息了谣言。
④社会动员。玉树地震,新浪微博发起“绿丝带”活动,为青海祈福。 11.15 上海火灾后祈福。
解构传统媒体话语霸权,冲击其把关规则,使草根、弱势群体的诉求得到倾听,推动事件发展。
微博先天具有未完成文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知也大都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将“未完成文本”转换为“完成文本”,不但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也是新时期职业记者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提示我们,在社会化媒体时代,职业记者不能盲目地受微博牵引,一味爆冷门、拼隐私、晒问题,以离奇、诡异的故事和细节渲染吸引受众眼球,这不应当是职业记者所为。职业记者的责任是在社会化媒体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事实的确证与深度开掘,展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本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受众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达到理性的认识。
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革:
成为媒介自身推广和沟通的平台,在微博上提供内容链接,促进发行和销售,提升影响力,如《纽约时报》《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
微博客可以丰富传统媒体采访的手段,丰富新闻形式。微博与新闻是天生一对,微博快速、双向、开放的平台设计完全适应新闻的生产,已被视作记者的完美工具。微博的新闻源具有即时性、便捷性,草根自下而上等特点,在报道突发新闻、强调现场感的新闻报道中大显身手,被形象地比作新闻的脉搏。新闻生产不再以组织为中心,而变成公众介入、持续循环的传播过程。他认为,传统媒体应主动利用社会性媒体开源截流,会大量提升流量,应利用社会性媒体进行新闻采集(跟随或检索新闻人物、目击证人、专家、或新闻主题等获得新闻线索)、制作(多名记者就同一主题协同报道,即时发布)和营销(借助网络效应,扩大影响;通过多个账号,精确投放)。在新闻报道的具体领域,微博不仅适用于短平快的突发事件报道,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也开始尝试用微博作为报道和收集线索的利器,并与现有的制度互动,推动舆论监督的进程。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