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 | 浙江大学周艳虹课题组揭示SlIAA23-SlARF6模块通过调控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调控番茄丛枝菌根共生
2023/3/14 11:00:54 阅读:13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与环境 PCE ,作者植物与环境 PCE
大多数陆地植物能够与丛枝菌根真菌(AMF)建立共生关系,以提高其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获取能力,尤其是磷(P)。植物与丛枝菌根共生是一个精细且复杂的调控过程,其中植物激素在菌根共生的建立和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近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周艳虹教授课题组在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SlIAA23-SlARF6 module control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by regulating strigolactone biosynthesis in tomato”的研究论文,详细阐述了生长素信号SlIAA23-SlARF6模块调控番茄-丛枝菌根共生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生长素在番茄丛枝菌根共生的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表现为生长素含量的上升以及生长素不敏感突变体(dgt)中菌丝、丛枝和囊泡的根长定殖率明显下降。进一步发现,生长素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转录因子SlARF6作为番茄-丛枝菌根共生的负调控因子,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在根部的定殖以及磷的吸收。SlARF6在体外和体内均与SlIAA23相互作用,后者促进番茄丛枝菌根的共生和磷的吸收。此外,还发现SlARF6能够与SlCCD8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并抑制其转录,负调控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而SlIAA23通过与SlARF6相互作用减弱了该抑制作用。揭示了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相互作用调控番茄丛枝菌根共生及磷吸收的分子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ce.14580
本文转载自植物与环境 PCE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