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 | 西南大学梅秀鹏课题组揭示玉米ZmSTG1通过脂质代谢途径调节光合活性从而维持植株高盐耐受性
2023/3/14 10:47:31 阅读:15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与环境 PCE ,作者植物与环境 PCE
盐胁迫显著降低植物的光合效率,从而抑制植株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近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玉米研究团队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发表了题为“Salt Tolerant Gene 1 contributes to salt tolerance by maintaining photosystem II activity in maize”研究论文,解析了玉米响应盐胁迫应答的新机制。
该研究鉴定到一个新的盐胁迫应答基因ZmSTG1,转基因实验表明该基因在维持植株耐盐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表达分析、高世代回交材料和杂交种的分析证实了来源于耐盐亲本的ZmSTG1基因位点是ZmSTG1基因的有利变异等位基因且可应用于玉米抗性改良。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表明ZmSTG1通过影响脂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光合膜中的脂质含量,从而维持盐胁迫下植株的光合活性,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本研究揭示了植物依赖脂质代谢途径调节光合效率应对盐胁迫环境,为玉米抗性位点的挖掘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梅秀鹏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梅秀鹏副教授和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赵子堃(现为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庆市自然基金、山东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鲁渝科技协作)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ce.14578
本文转载自植物与环境 PCE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