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揭示年龄相关的微生物组结构影响杨树的防御机制!

2023/3/14 10:11:16  阅读:11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 ,作者周小马

动物和酵母的寿命经常由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成分与随机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然而,确定影响多年生树种寿命的生物和环境因素仍然具有挑战性。除了内源性的衰老因素外,环境特征,如病原体的外部攻击与树木的寿命密切相关。多年生树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遇到病原体,有些可能因生物胁迫而死亡。病原体造成的损害具有重大影响,可能导致易受影响的树种灭绝。少数达到特殊年龄的多年生树种似乎对病原体攻击有很大的抵抗力或容忍度。因此,抵御生物胁迫的能力可能是多年生树木长寿的一个主要因素。根部微生物群的组成在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尽管一些多年生植物可以活上几个世纪,但它们的长寿所依据的宿主-微生物组伙伴关系和互动机制仍然不清楚。

202331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了北京林业大学张德强和法国洛林大学Francis Martin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Multifeature analysis of age-related microbiome structures reveals defense mechanisms of Populus tomentosa trees的研究论文。

科研人员调查了1-35岁杨树的根部代谢物、转录组和微生物组组成的年龄相关变化。根据它们的积累模式,得到了10个共同反应的集群,每个集群的成员都显示了统一和清晰的丰度模式。多组学网络分析表明,放线菌的丰度随树龄的增加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利用遗传学方法,科研人员证明类黄酮生物合成调节基因Transparent Testa 8TT8)与类黄酮相关放线菌的招募有关。放线菌分离株的进一步接种实验表明,它们的定殖可以显著改善宿主的表型。定点诱变发现,在链霉菌分离株bj1中参与氨基环醇潮霉素B类似物的生物合成的hyBl基因簇与疾病抑制有关。科研人员假设,多年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一个微生物子集的逐渐富集,这些微生物可能蕴藏着大量目前未知的功能特性。

本文转载自Ad植物微生物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