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社会学书单 | 社会学本科四年要看多少本书?

2023/3/13 16:03:09  阅读:191 发布者:

来源:北大出版社社科图书

社会学系的学生往往难以回避这样一个日常问题:

“你们社会学到底是学什么的?”不知道大家的答案是什么,我本人就是在这样

一次次尴尬而不失礼貌的提问后去寻找答案的……

或许答案也能从以下教材中获得启示:

社会统计学(第五版)

(有课件)

卢淑华 编著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并以变量的四个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定比)为切入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单变量和双变量的各种统计技术。本书的例证材料多取材于社会现象,采用直观、浅显的叙述,将数理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通俗地呈现给读者,是学习、研究社会统计问题的必读课本。

本书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同时可供文科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之用。

第五版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两章。第十六章“多元分析简述”是对社会统计前沿技术的介绍,第十七章“纵贯分析简述”可看作全书统计技术的综合运用。由于本教材是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教材,因此新添的两章仅为扩大统计视野,简单扼要,没有习题,只作选读用。想对统计前沿技术有更多了解的读者,可参考相关书籍。

社会工作导论(第三版)

(有课件)

王思斌 主编   马凤芝  副主编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第一,系统阐释了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功能,概括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论述了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及社会福利制度,扼要说明了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第二,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干预的角度阐述了社会工作过程,尤其是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第三,从微观到宏观,阐明了社会工作的主要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第四,对我国社会工作的教育与专业发展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本书适用于社会工作、社会学等本科专业教学,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领域的实际工作者选用和参考。

社会学教程(第五版)

(有课件)

王思斌 主编

本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化与社会互动,初级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与城镇化,社会制度与制度建设,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社会控制与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以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书在清晰地介绍社会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尝试联系实际对我国的社会进程和社会发展实践做出合理的解释。第五版在关涉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加强了分析,并增加了课程导引的音频,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进行收听。

司法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有课件)

何明升 主编  井世洁 副主编

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成为法治中国进程的一项核心议题,司法社会工作实务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但对于“司法社会工作是什么”“司法社会工作的边界在哪里”等问题仍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随着社会工作快速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勃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司法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

本书基于多年教学体会和读者反馈,以“总论”与“各论”的两分框架,补充、修订了相关内容;改编了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场域与专业技能(第四章)、少年司法社工方案与服务(第十章)、调解领域的社工方案与服务(第十一章)和儿童司法社工服务(第十四章)等章节。这些增补的新议题反映了司法社会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观点、新进展。

民族社会学导论(第二版)

(有课件)

马戎 编著

本书主要以社会学为基础,参考了人类学、人口学、政治学及种族与族群研究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案例,结合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介绍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西方民族社会学、中国传统族群观和族群关系史等内容,以及大量国内外的研究实例。

第二版在前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更新了人口普查数据,增加了介绍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新动态和研究思路。

本书适合作为社会学、民族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普通读者阅读。

婚姻家庭社会学

(有课件)

潘允康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婚姻家庭社会学》系统阐述了研究婚姻家庭的理论与方法,特别立足于社会学基本理论,展现社会学学科特点,将婚姻家庭放到社会大舞台和社会大背景中审视,从社会现实和社会变迁的角度解剖和分析问题,以思考婚姻家庭演变的客观规律,揭示婚姻家庭从表象上是私人问题、从本质上是社会问题的道理。

婚姻和家庭是不可分割的。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家庭是婚姻的延续和结果。本书按照这样的逻辑和顺序,将婚姻和家庭作为两个主体编。在婚姻编里,分章节论述了婚姻的概念和本质、婚姻要件、择偶、婚姻媒介与婚姻的成立以及离婚等。在家庭编里,则包括家庭的概念、家庭与社会、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伦理、家庭生活方式与管理等问题。婚姻家庭有其历史、现状和未来,对于它的自然历史进程,本书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另外本书在导论部分对家庭社会学的产生和学科建设也有介绍。

文化人类学教程(第二版)

(有课件)

孙秋云 主编

本书以“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这个问题为切入点,系统地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关键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重要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具体的文化事象和社会现实,阐明了如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使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本书结构明晰,深入浅出,同时每一章最后都提供了思考题和主要参考及推荐阅读文献,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地思考。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想了解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的普通读者阅读。

SPSS数据分析教程

(有课件)

刘爱玉、田志鹏

本书着重介绍如何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量化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包括SPSS与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前的准备、数据描述与展示、推论统计方法以及相关分析五部分内容。本书力图以简明、扼要、直观的方式,展现SPSS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涵盖了常见的频次表与描述统计分析、交互表与关联分析、多变量交互分析、子总体均值比较与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以及高级统计知识和Logistic回归分析。

本书适合作为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对社会调查研究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教育社会学概论(第四版)   

(有课件)

钱民辉

本书介绍了教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历史与发展、研究方法与理论取向以及具体的应用研究,既为教育学者、教育实践者和关心教育问题的读者提供了社会学的方法、理论和思考,又为社会学学者提供了从社会学视角研究教育问题的各种示范。教育社会学,透过社会学的想象力,将教育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中,使人们能够清楚看到教育与社会结构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以及其与社会整体的关系,更为深入地理解教育及其作用。

本书适合作为社会学、教育学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适合对教育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新挑战、新方法、新工具

(有课件)

丁华 等著

本书以社会调查方法创新为背景,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十余年来实施的若干全国大型社会调查为案例,在概括介绍调查方法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调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基本功能、调查团队组建与培训、调查筹备、调查执行管理、调查质量管理、调查数据清理与数据库建立,以及调查预算编制与管理等相关内容。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内容涵盖社会调查组织和实施的主要环节,并且结合社会调查实践,展示了社会调查的前沿方法和先进技术。本书可以有效地辅助高校教师开展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教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能够为学术调查机构开展高质量社会调查提供可借鉴的实务方法。

多元社会统计分析基础

(有课件)

卢淑华 编著

本书系统介绍了多元分析的三类主要方法:回归、聚类与判别分析法。书中首先介绍了三变量中控制变量的各种模式,进而对多元回归做了详尽的介绍,其中包括不同变量层次的回归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介绍了因果模型两种方法:路径分析和LISREL法。并设有独立章节讨论多重共线,对测量误差、量度误差理论、忽略有关变量、引入无关变量等问题都有所涉及。对多元分析中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都有浅显易懂的介绍。

本书系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精心总结,书中例题多取材于社会生活,没有专业知识的障碍,所用高等数学工具较少,内容直观、浅显、易懂,结构新颖。

西方社会学理论:当代转向

(有课件)

文军

20世纪90年代,西方社会学在经历一系列的理论重构之后发生了诸多重大“转向”,其中富有重要影响力的如后现代转向、女性主义转向、文化转向、身体转向、情感转向、空间转向、语言学转向、历史学转向和全球化转向等,这不仅弥补了传统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不足,更开启了一种新的理论关注形式。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当代转向,在横向上以当代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为主,兼顾了同一流派中的不同理论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在纵向上以经典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命题为主,兼顾了不同流派的核心概念和相关主要著作,借此呈现给读者关于社会学理论当代转向的一种全景式的认知。

社会统计学概要

(有课件)

卢淑华 编著

本书系统介绍了社会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在扼要地介绍了概率、抽样、正态分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单变量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其中包括统计推论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二变量的统计分析中的列联表和回归、相关分析。本书的特点是,在讲解方面吸收了国际教育产品程序式方式,在各章内容介绍之后,将内容化整为零,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将知识点环环扣接,逐步深入,使初学入门者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轻松掌握统计的思想。每章之后有四方面的辅导:要点辅导、解题辅导、要点思考和习题。为了便于初学者自学,习题部分在书后附有详尽的答案。本书适合作为社会学专业40学时的本科及大专用教材,本书内容的讲解多取材于社会生活,浅显易懂,没有专业知识障碍,同时也可作为文科相关专业,以及同等学力读者的学习和参考书。

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  

(有课件)

彭秀良、林顺利、王春霞

本书试从实务和教育两条线索出发,总结中国社会工作史,全面揭示中国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对这一领域做补白性研究。

本书以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作为中国社会工作起点,依据社会工作实务和教育的实际情形,将其划分为引入、发展、蛰伏、恢复重建等四个阶段,清晰地叙述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并附有相关的“问题研讨”“继续探索”和“延伸阅读”;亦对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所涉及。

注: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

转自:“量化研究方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