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IF=41!赫捷院士发表铜死亡机制和与癌症联系综述

2023/3/13 14:44:55  阅读:255 发布者:

铜死亡(cuproptosis)是一种独特的依赖铜的细胞死亡,与现有的其他形式的细胞死亡不同。近十年来,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而铜死亡是否是一种独立的细胞死亡形式一直存在争议,直到铜死亡的机制被揭示。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试图确定铜死亡与癌症过程之间的关系。

20233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赫捷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IF=41)在线发表题为“Cuproptosis: mechanisms and links with cancers”的综述,该综述系统地详细介绍了铜的系统和细胞代谢过程以及与铜相关的肿瘤信号通路。

该综述不仅关注铜死亡的发现过程及其机制,还概述了铜死亡与癌症的关系。最后,该综述进一步强调了利用具有促铜作用的铜离子团联合小分子药物靶向治疗特定癌症的可能治疗方向。

近年来,铜死亡(cuproptosis),一种新的形式的调节细胞死亡是铜依赖,可能涉及各种癌症的过程。铜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与各种信号通路和肿瘤相关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此外,过量的铜可导致细胞死亡,长期以来,铜死亡的机制和具体形式尚不清楚。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铜死亡是一种独立的细胞死亡形式,被认为与线粒体呼吸和硫辛酸(LA)途径高度相关。该综述简要总结了铜诱导细胞死亡方面的一些发现,这些发现推动了该领域的进展。

铜死亡发现的时间轴(图源自Molecular Cancer

相当多的研究人员关注铜死亡与癌症之间的关键关系。一方面,癌症有多种类型,有充分的多组学数据。另一方面,铜死亡与细胞代谢高度相关,某些癌症类型通常表现出高有氧呼吸水平。一些肿瘤类型,如黑色素瘤、乳腺癌和白血病,一些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癌症和一些耐药肿瘤表现出高线粒体代谢状态。用某些抗肿瘤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PI)治疗的肿瘤细胞也被发现表现出更高的线粒体代谢。

铜死亡机理示意图(图源自Molecular Cancer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关注铜死亡与癌症过程之间的重要联系。一些研究集中在Tsvetkov等先前研究中鉴定和验证的铜死亡关键基因(CKGs)的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的关系。为了避免基因相互作用的影响,一些研究人员利用铜死亡相关基因(CRGs)构建了铜死亡相关标记,以确定铜死亡与癌症的关系。铜离子团在铜死亡的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过去被认为可能用于抗肿瘤治疗。然而,其具体机制和适用人群尚未充分分析。

随着铜死亡的发现,这些药物与铜和线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清晰,为这些药物的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就铜死亡的发生机制以及铜死亡与癌症之间的关键关系进行综述。该综述的目的是为铜死亡和癌症相关的未来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

参考消息:

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23-01732-y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