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mofs衍生核壳结构介孔掺锡NiO用于电导式ppb级二甲苯气体传感器
2023/3/10 10:06:12 阅读:113 发布者:
Bimetallic MOFs-derived core-shell structured mesoporous Sn-doped NiO for conductometric ppb-level xylene gas sensors
双金属mofs衍生核壳结构介孔掺锡NiO用于电导式ppb级二甲苯气体传感器
文献来源: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作者:Qi Yu等
通讯作者:Tianshuang Wang,Peng Sun
机构: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气体传感器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国际未来科学中心。
简介
作者展示了从双金属MOFs中衍生出的核壳结构的介孔Sn掺杂NiO,该框架通过热液和离子交换过程的组合策略合成,用于构建高性能二甲苯气体传感器。MOFs衍生的介孔结构增加了敏感反应位点的数量,提高了气体吸附能力,为气体扩散提供了渗透通道。此外,Sn4+离子原位取代Ni2+离子可以实现载流子浓度的调控。结果表明,在250◦C条件下,所合成的核壳型介孔2.64 at% sn掺杂NiO基二甲苯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优异的选择性、低检出限(63 ppb)、快速恢复动力学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材料的制备
依据前人的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Ni-MOF材料;然后加入一定量的SnCl4。在H2O中,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Sn/Ni-MOFs材料。
结果与讨论
采用了TEM、SEM、XRD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材料的成功制备。Ni-MOF和Sn/Ni-MOFs都是光滑的纳米球结构,纳米球的直径主要集中在500-600 nm左右,Sn4+离子的掺杂并没有明显改变Ni-MOF材料的形貌。NiO和Sn掺杂NiO的衍射峰均与面心立方结构NiO的标准峰一致(JCPDS: 47-1049), Sn掺杂NiO样品中未发现四方SnO2衍射峰,说明Sn4+成功掺入NiO晶格。
通过气敏测试结果可以发现,杂原子掺杂策略可以增强NiO基敏感材料对二甲苯的气体响应,此外,核壳介孔2.64 at% sn掺杂NiO基传感器在250◦C对100 ppm二甲苯的灵敏度最高(Rg/Ra = 46.7),是NiO基传感器(Rg/Ra = 1.7)的27.5倍。在不同工作温度下NiO和掺Sn的NiO基传感器在空气中的基线电阻,气体传感器的基线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这与MOS气体传感器的温度依赖特性是一致的。此外,材料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对浓度的线性关系。由于水中毒,敏感性随湿度的增加而略有下降,基于总体来看,核壳介孔2.64 at% sn掺杂NiO基传感器具有抗湿性能。
总结
综上所述,作者报道了一种双金属MOFs衍生的核壳介孔Sn掺杂NiO,通过水热法和离子交换法的组合策略,实现了Sn4+离子原位取代Ni2+离子和掺杂含量的控制。MOFs衍生物具有介孔结构和较高的孔隙互通性,有利于提高气体分子的表面扩散系数,并提供大量的传感活性位点。此外,可控杂原子(Sn4+)掺杂会极大地影响NiO中的空穴浓度,增加缺陷氧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核壳介孔掺锡NiO (2.64 at %)基气体传感器对100 ppm二甲苯(Rgas/ Rair = 46.7)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检测限低(63 ppb),选择性好,长期稳定性好。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