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海拾贝·本科学术】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李小于:一个本科生眼中的“学术立校”

2023/3/8 8:52:15  阅读:148 发布者:

作者简介

李小于,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行政管理2班。

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受到“学术立校”办公室的邀请,让我谈谈我对“学术立校”工作的看法。当时的我深感惶恐,因为我深知,自己只是一名极普通的本科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当我打开“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时,更发现以我的经历与学识,本来是没有资格来此“走”一遭的,说来惭愧。不过,我仍想借此机会浅谈一些自己在贵财“学术立校”这个大环境下的体会和一些浅薄的建议。

大一时的我,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其中学校组织的“儒魂商才”第二课堂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学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了解并参加了很多讲座,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在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之间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学术沙龙。我当时就感觉到,专家和老师的现场指导,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对那时的我来说,学术只是一个阳春白雪般的陌生名词,我还不能明白它的含义,但它却充满着知识的味道,令人着迷。

到了大二,我对大学的新鲜感慢慢沉淀成了对提升自我的需求,于是我开始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比赛。在课题申报的过程中,我开始近距离接触学术,也逐渐感受到了学术的严谨与魅力,同时慢慢认识到:提高学术能力必不可少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在撰写文献综述时,知识的匮乏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明白了增强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性,这对我来说是教训也是财富;在几经挫折的报告修改后,我明白了学术需要耐心,因为它本就是痛苦与快乐的交织,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开花结果;一次次的比赛让我明白了,只有多思考多总结,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思维的礼花才会绽放不朽。

现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打破“信息壁垒”的重要性。相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我了解各种比赛信息的时间比较晚,渠道比较少,接受学术锻炼的机会就更少了。因此,只有打破这一信息壁垒,选择才会更多,机会才会更大,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想像都生机勃勃。”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校的重要学术平台和国家重要比赛的网站。在此,非常感谢“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学习方法、写作方法以及许多有意义的学术活动、论坛和讲座的信息。

下面,我从一名本科生的角度来谈一谈对“学术立校”的一些建议。

1.循循善诱,培养本科生的学术思维。教育是一种引导、一种设计、一种诱发、一种启示,而不是包办代替。本科生对于学术的了解相对较少,学校及老师的引导是关键,帮助本科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对“学术立校”具有基础性作用。

2.潜移默化,通过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支撑作用,各类学术活动的举办有助于引导本科生主动参与到学术活动中来,接受学术熏陶,培养学术意识。

3.积极宣传,扩大各类学术活动的受众面。在举办学术活动的基础上对学术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是极为重要的,这关乎本科生能否最大程度地参与学术活动,近距离感受学术的魅力。

4.搭建桥梁,进一步加强贵财与各大高校的学术交流。交流是思维升华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各大高校建立学术交流的桥梁,有助于本科生开阔视野、交流信息、掌握新知,更有助于本科生打破思维局限,促进思维创新。

最后,再次感谢“学术立校”办公室为我提供了发表观点的宝贵机会。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我将以热情与执着去探寻学术之道,培育学术精神,不断完善自我,与贵财共同进步,在学术精神无声的滋养下塑造崇尚学术、追求真知的品格。

转自:“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