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社科学术汇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经济研究》发表的与机器学习、文本分析有关的研究,以便学习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排名不分先后,有遗漏欢迎朋友们补充)。
张叶青, 陆瑶, 李乐芸. 大数据应用对中国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21, 56(12):18.
摘要: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衡量公司层面"大数据"应用程度的指标,探讨了企业大数据应用的发展状况及决定因素,检验了大数据应用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规模较大,有形资产比例较低,盈利能力较强,以及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第二,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第三,主要的影响机制在于大数据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研发投入,而相关技术和人才供给的不足可能会阻碍大数据对市场价值的积极影响.本文结论对中国未来大数据相关的政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为推动实体企业生产经营与大数据的高效融合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指导建议.
张成思, 孙宇辰, 阮睿. 宏观经济感知,货币政策与微观企业投融资行为[J]. 经济研究, 2021, 56(10):17.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首次构建了中国微观企业宏观经济感知指数,并通过一个三期理论模型阐释货币政策在不同宏观经济感知情形下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投融资行为.实证分析表明,当央行实施积极货币政策时,对宏观经济感知更乐观的企业更积极地响应政策刺激,表现为投融资行为增加.进一步将宏观经济感知指数分解为预期指数和回顾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感知指数的影响主要由反映企业未来预期的宏观经济预期指数引致,而反映历史信息的宏观经济回顾指数则没有显著影响.区分企业所有制的结果还表明,持有积极宏观经济感知的民营企业仅在积极货币政策状态下增加投资和提高杠杆率,而宏观经济感知对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则未受货币政策状态影响.
王立勇, 袁子乾, 纪尧. 贸易开放与财政政策波动性[J].经济研究,2021,56(02).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方差时变模型测度了中国和其他42个国家(36个OECD国家与6个非OECD国家)的财政政策波动性.此后借助Hsiao et al.(2012)的反事实框架,利用42个国家与中国的个体相关性,以中国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反事实分析,以此推断贸易开放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因果效应,并借助Hsiao et al.(2012)反事实框架、“matrix completion”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与机制分析.结果 表明:中国的财政政策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但在2001年底加入WTO后,财政政策波动性有所降低;贸易开放对财政政策波动性具有显著的因果效应,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财政政策波动性显著降低,结论具有稳健性与一般性.进一步的回归合成法实证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和“补偿效应”扩大政府规模这一渠道产生,即伴随一国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该国政府规模随之扩大,进而降低该国的财政政策波动性.
林建浩, 陈良源, 罗子豪,等. 央行沟通有助于改善宏观经济预测吗?——基于文本数据的高维稀疏建模[J]. 经济研究, 2021,56(03).
摘要: 宏观经济预测是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重要前提,一直以来是方法论研究的前沿议题.随着央行沟通在预期管理中的频繁使用,其传达的信息受到普遍关注,本文致力于利用央行沟通文本进行宏观经济预测.首先生成符合央行沟通表达习惯的专用词典用于构建完整语料库,继而利用栅栏分布式多项回归模型从高维和稀疏的语料库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到央行沟通测度.基于152个指标构建基准动态因子模型,进一步引入央行沟通测度作为新的预测因子,结果显示央行沟通测度有助于提升模型样本内拟合效果.考察样本外预测效果,在不包括预测变量历史信息时,央行沟通测度能够使得不同期限的预测精度提高6.80%-16.65%;包含预测变量历史信息时则出现分化,在期限较短时,央行沟通未能提升预测精度,这是因为主要沟通信息与预测变量历史信息重叠;当期限较长时,预测精度有所提升,表明沟通中少量的前瞻性指引具有持续的预测能力.本文研究从预测角度验证了中国央行沟通在预期管理中的作用,并为进一步利用非结构化的文本大数据提升中国宏观经济实时预测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欧阳志刚, 陈普. 要素禀赋、地方工业行业发展与行业选择[J]. 经济研究, 2020, 55(1):17.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层面和行业层面的26种投入要素,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揭示地方工业行业的非充分发展和受要素约束状态,进而基于各地区要素禀赋特征揭示各地区代表性工业行业的选择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各地区工业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东部省份有较多的充分发展行业和要素约束行业,东北三省和中西部地区有较多的非充分发展行业.对于非充分发展的工业行业,其发展路径是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或改善要素结构;对于充分发展和要素约束的行业,其发展路径是增加要素投入和改进生产技术.(2)影响不同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投入要素不尽相同,但整体而言,就业人数,城市工业用地,科技禀赋,物质资本,高速公路里程数是工业行业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影响先进制造业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是就业量,城市工业用地,科技禀赋,物质资本,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3)不同先进制造业存在不同的要素组合最优区间,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投入要素处于最优区间的位置而选择优先发展行业和发展路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较多的重要投入要素已进入先进制造业的最优组合区间,可以方便地依据本省特征选择发展路径.贵州,云南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投入要素都远离要素组合最优区间,这些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将相对困难.
曹廷求, 张光利.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电话会议的研究[J]. 经济研究, 2020, 55(11):17.
摘要:电话会议已经成为中国上市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本文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探讨了电话会议的信息披露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电话会议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在控制反向因果和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电话会议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程度受到企业异质性和外部信息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发现当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被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需求越强时,电话会议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强.另外,我们分别从电话会议信息含量,投资者反应周期,高管语言特征,会议主题的视角讨论了电话会议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机制.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电话会议在资本市场中的信息披露效果以及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