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ience】中国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来自空调采用的证据
2023/3/7 17:45:34 阅读:142 发布者:
【iScience】中国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来自空调采用的证据
近日,Cell子刊iScience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段宏波与汪寿阳教授团队、国科大博士生明希,与丹麦科技大学张晓兵教授以及哥德堡大学Thomas Sterner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China’s adaptiv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rough air conditioning”。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作为其策略之一的空调采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气候损害。基于此,作者团队采用中国地级市周度空调销售数据与高频气象数据(图1),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空调采用的影响,并通过将实证估计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相结合,预测了中国中长期空调销售与相关的电力需求。
图1. 气象台站与空调采用的地理分布
研究发现,温度与空调采用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图2)。平均温度高于30°C的区间每增加一天,中国空调周销量增加16.2%。当平均气温低于10℃时,南方空调采用率高于集中供暖普及的北方。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时,人口结构两极分化的家庭对空调的需求增加较大。此外,研究还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的城市在高温天气下产生的空调需求更大。
图2. 气温与空调采用的响应关系
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化石燃料发展情景下(即SSP5情景),多数城市的空调销售将增加(图3)。与目前水平相比,到本世纪中叶时,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空调销售将在夏季分别增长54%(43.2%-65.6%)和71%(65.7%-87.6%),冬季为34%(33.9%-34.7%)和31%(29.3%-31.9%)。通过考虑广延边际与集约边际效应,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均空调用电需求到将增长约28%(23.2%-35.4%)。文章还通过不同气候模式的比较,分析了模型不确定性对空调采用和电力消费预期的影响。
图3. 不同情景下本世纪中叶中国空调销售变化率。(A)、(C)、(E)为夏季平均结果,(B)、(D)、(F)则显示了冬季的相应预测。
本研究通过从理论层面为广延边际(extensive margin)的空调适应性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实证层面强调了政府制定更高的空调能效标准,设置有差别的空调购买补贴的重要性,同时建议政府应明确制定绿色建筑标准以减少峰值电力需求和碳排放。
原文:Hongbo Duan, Xi Ming, Xiaobing Zhang*, Sterner Thomas, Shouyang Wang. China’s adaptiv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rough air conditioning. iScience, 2023, 26(3): 106178.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6178
转自:“学术期刊论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