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最新研究 | 毛蕊花糖通过NR4A1-LKB1-AMPK信号通路缓解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
2023/3/7 13:34:58 阅读:114 发布者: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马良研究员团队在Acta Materia Medica上发表了题为“Phenylethanoid glycoside verbascoside ameliorates podocyte injury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y regulating NR4A1-LKB1-AMPK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全球有超过5.37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约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毛蕊花糖苷是一种苯乙醇苷,多项研究表明在其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有创伤修复、神经保护、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特性,因此在肾脏功能保护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该研究通过观察对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及高糖刺激的小鼠足细胞MPC5经毛蕊花糖苷处理后的疗效,并从体内体外两方面研究毛蕊花糖苷治疗DKD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首先通过病理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评估毛蕊花糖苷治疗DKD的疗效。使用毛蕊花糖苷对db/db小鼠连续给药4周后发现,db/db小鼠的足细胞损伤得到明显缓解,炎症、凋亡和自噬等细胞应激也得到明显改善。接下来利用转录组学和分子对接模型探究毛蕊花糖苷治疗DKD潜在的调控分子机制,发现了其NR4A1/LKB1/AMPK通路中发挥了作用。毛蕊花糖苷可以抑制NR4A1的表达。最后通过小干扰RNA沉默NR4A1的表达对该机制进行验证。沉默NR4A1之后,细胞中LKB1的表达和AMPKα的磷酸化水平都增加,细胞应激也得到改善,这与毛蕊花糖苷的作用效果相似。该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通过NR4A1/LKB1/AMPK通路中发挥作用,对高糖刺激的小鼠足细胞发挥保护作用,为DKD的治疗提供依据。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2-0044
通讯作者介绍
马良
马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肾脏病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委会青年委员等。研究方向为急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与药物研发。近3年已在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Cell Res、Composites Part B、Cell Death Dis、Acta Pharmacol Sin、Eur J Med Chem等杂志上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7项)、国际PCT专利1项,科研成果转化1项239万。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Front Immunol专题副主编、Cur Med Chem编委。
转自:“ISE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