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最新研究 | 肿瘤微环境智能响应型SN38前药纳米组装体的研究
2023/3/7 11:45:00 阅读:106 发布者: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化疗是目前临床癌症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在众多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中,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作为一种半合成喜树碱衍生物,可以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而造成DNA损伤,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但是SN38水溶性极低,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伊立替康(Campto®)是SN38的水溶性衍生物,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然而,在体内只有大约1%到0.1%的伊立替康可以代谢转化成SN38,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限制了伊立替康的抗肿瘤效果。
近日,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何仲贵教授和孙丙军教授使用二硫键将SN38与内源性脂质胆固醇(CST)共价结合,制备得到了肿瘤微环境智能响应型SN38前药(SN38-SS-CST)。采用工艺简便的一步纳米沉淀法,SN38-SS-CST可以在疏水相互作用、π-π堆积和氢键的驱动下自发形成前药纳米组装体(SN38-SS-CST NPs),有效解决了SN38水溶性低的难题。在肿瘤细胞内独特的氧化还原微环境中,SN38-SS-CST NPs可以高效地释放出SN38,并且在没有氧化还原的环境中保持稳定。
在小鼠结肠癌肿瘤模型上,SN38-SS-CST NPs展现出比伊利替康更强的抗肿瘤效果,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且由于肿瘤智能响应释药的特点,没有产生明显的系统毒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优势。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3-0003
通讯作者介绍
何仲贵教授,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学科带头人,博导。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省攀登学者、中国药学发展奖、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辽宁省最美教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80余篇,申请专利134项,授权专利63项;获得新药证书8项,临床批件6项。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担任亚洲药剂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主编。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固体药物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
孙丙军教授,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PI。主要研究方向为前体药物、前药自组装技术和抗肿瘤高端制剂的设计和开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Nano Today、Nano Letters、Small、Biomaterials等领域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8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及省市级项目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8项。担任《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cta Materia Medica》和《中南药学》期刊的青年编委。担任《JACS》、《Acta Biomaterialia》、《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第一作者介绍
李冠廷
李冠廷,本文的第一作者是沈阳药科大学2021级博士生李冠廷,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分子前药自组装纳米制剂的设计与评价,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mall、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
转自:“ISE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