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2023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是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海南大学合作共建的全球首家此类研究院。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是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指示精神而建立的,旨在通过会计传播以人为本、开放平等、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彼此包容、秉持正确义利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交流理念;为中国会计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智力支持与资源服务;促进会计领域的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的建立目的是,助力于海南大学更好发挥高校五大功能,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助力于为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发展提供人文理论指导、专业人才与技术支持、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案和人文交流培训等;助力于满足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中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于中国会计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于中国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的提升。
目前本研究院牵头承担了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以及教育部2021年度“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项目“‘一带一路’会计人文交流人才培训”。随着海南开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院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研究院作为海南大学的二级机构,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助力海南大学建设一流的会计学科。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全局和落脚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实践,研究院坚决贯彻海南大学“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的理念,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一、研究院工作内容
(一)采用“行业+国别”的研究模式对会计中外人文交流进行研究,为行业企业境外发展提供国际关系、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公共关系、风俗礼仪、语言文化、业务对接、市场拓展等方面内容的服务。
(二)为中国会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服务。积极为中资其他企业提升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三)根据海外市场的发展需求和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的会计人才需求,以人文交流理念为指导,采用“技术+人文”的模式培训符合企业需求的国际会计人才,帮助企业解决在海外发展的人力资源本土化问题。
(四)协助做好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并根据企业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派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
(五)积极推动中方高校、企业与海外知名会计类企业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六)研究如何采用“会计+人文”模式对在校生加强会计人文交流理念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人文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人文交流的使者,根据需要开发课程和教材。
(七)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中资企业在境外的人文交流活动,协助中资企业加强与当地民众的沟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八)挖掘、培育会计人文精神,合作推动会计相关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促进中外会计人文交流。
二、应聘要求
符合海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海大党办【2019】30号文件中,关于博士后的招收条件。
(1)具有或即将获得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或其他相关的经济、管理、人文学科的博士学位;
(2)熟知专业知识,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及大数据汇总与模型分析等方法。
(3)把握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有宏观战略分析能力。
(4)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洞察大环境并提出有趣有意义的科学问题。
(5)英文水平要好,能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三、招聘人数:3-6人。
四、聘期待遇与未来发展
(1)为博士后提供相应办公场所及研究环境;
(2)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为2年;薪酬按海南大学及海南省相关文件执行【23万/年+住房补贴(约3000元/月,据入站后申请时海南省的政策而定)】,优秀候选者可以上浮,获得重大成果给予科研奖励。(注:在职博士后不发工资及住房补贴)
(3)可在聘期内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请博士后基金(国家级或者海南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课题。
(4)在站工作表现优秀者出站后可优先推荐留校工作。
五、工作地点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六、联系方式
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将期待您的加入!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含教育经历、研究经历)、代表性论文和研究意向等,在附件2的链接中下载相关表格,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cea@hainan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申请+姓名”。所有应聘材料我们会认真阅读并保密,符合要求者,将尽快邀请面试。
七、招聘时效:
招满即止,仅限2023年申请入站者有效。
附件1:导师简介
(一)伍中信教授简介
伍中信,海南大学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理事长。我国第一位财务学博士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大学会计学首席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湖南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湖南省财政厅厅长助理,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主席。现任湖南省财务学会会长,湖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财务学年会共同主席,《会计研究》杂志编委会成员,财政部“会计名家”,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财政部“中国资深注册会计师”。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企业财务信息与资本市场效应实验室”负责人。
研究方向:财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产权财务与会计研究。
主要贡献:是我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发起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专著《产权与会计》被誉为"中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奠基之作"。伍教授提出的"财权流"理论已成为我国财务学的主流观点之一。多次荣获中国会计学会和省部级奖励,并积极参与我国会计界和国内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主持国家课题7项(含两项重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60多篇。
(二)许能锐教授简介
许能锐,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院长。2010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年入选财政部会计人才培养项目(行政事业类)七期(原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项目)。海南省拔尖人才。主持省部级各类项目10多项。在《中国农村经济》、《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农垦》、《中国热带农业》、《经济研究参考》、《世界农业》等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
研究领域:ESG报告、会计人文、财务管理、发展经济学
学术兼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九届理事、海南省税务学会理事
(三)吴锡皓教授简介
吴锡皓,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副院长。海南省拔尖人才,中国会计学会外事交流委员会委员。201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9年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哲社规划课题、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财政厅等6项科研项目。近年来在《会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审计与经济研究》《管理评论》《预测》《保险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当代财经》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研究领域: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学术兼职:
中国会计学会外事交流委员会委员
《南开管理评论》《现代财经》审稿人
(四)张长海教授简介
张长海,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正高级会计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海南大学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副理事长,海南省会计领军人才,暨南大学会计学博士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软科学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社科重大项目、财政部高级会计师职称改革项目、海南省税务学会重点课题、教育厅《海南教育经费发展报告》课题等20余项科研项目。近年来先后在《财经理论与实践》、《统计与信息论坛》、《科技管理研究》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
先后获得全国会计优秀工作者、“金碟杯”全国第二届会计知识大赛全国优秀选手奖、海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09年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排名2)、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论文一等奖(排名3)、海南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独著)、海南省税务学会授予2018年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1)。
研究领域: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财务决策
学术兼职: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海南省税务学会理事
附件2:博士后进站程序(可点击阅读原文)
博士后进站程序请参照海南大学人事处博士后工作要求,具体链接如下。
https://ha.hainanu.edu.cn/renshi/info/1016/1096.htm
转自:“会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