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饭都吃不饱还要谈恋爱,Cell 子刊揭示这到底是着了什么魔

2023/3/6 11:31:17  阅读:11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经纬 ,作者学术经纬

莎士比亚曾有句名言,「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对小鼠来说,吃饭还是交配同样是它们经常需要进行抉择的生存问题,不同的是,这个决定并不需要它们过多思考,而是默默受着一些分子的控制。

在《细胞-代谢》的新研究中,德国科学家就介绍了瘦素的这种神奇本领,在瘦素的调控下,即使已经有些饥饿的小鼠也会选择去和异性互动,而不是选择去觅食。「简单来说,我们一次只能追寻完成一种行为,身体需要计算出哪种行为更有价值,」论文的通讯作者 Tatiana Korotkova 教授表示。

由于进食、喝水行为都离不开下丘脑的控制,Korotkova 教授团队重点关注了被称作「觅食中心」的外侧下丘脑,在这里有着许多携带瘦素受体和产生降压素的神经元,瘦素和降压素调控着我们对饥饿和口渴的变化。

而在观察实验中,作者将让一些小鼠在特定环境中自由地探索、社交,与此同时记录它们单个神经元的变化。这些小鼠有的一直生活在天堂,在那里食物供应是没有限制的;有的则会从天堂坠入地狱,它们会一夜之间失去所有食物;还有一些小鼠就更惨了,它们会经历长期的饥饿,环境中的食物一直都是被严格限制,但时间不会超过它们饿死的阈值。

「这种长期饥饿在野外其实并不罕见,食物并不是时刻都有的,」Korotkova 教授表示,根据观察到的神经元反应,他们发现总体的趋势是,瘦素受体神经元似乎会在小鼠进食的时候被抑制,但是在社交的时候会被激活,并且在互动对象是异性才有这种反应,同性则不会。

这说明,吃饭还是社交与这些神经元的反应是密切相关的。接下来,作者就开始借助瘦素来直接刺激神经元,以此来验证是否能控制小鼠的行为。

但是,这种刺激策略在三类小鼠中并非全都奏效,像养尊处优,每天吃得饱饱的小鼠不会因刺激而发生任何改变,它们一心只想和异性开展社交。而长期饥饿的小鼠也对此置之不理,它们会将吃饭列为第一任务,即使瘦素受体神经元被激活也不会去参与社交。

而真正会受影响的还是一夜之间失去食物的小鼠,按道理它们在第二天应该更加主动地寻找食物,但是受到瘦素刺激后优先级发生了改变,社交成为了它们的首选,这些小鼠前往食物的速度会更慢,与异性相处的时间也会变长。

瘦素可以让小鼠社交,而激活神经压力素神经元则相反,会让小鼠减少社交行为,花更多的时间来喝水。

Korotkova 教授指出,「从瘦素这个例子来看,身体系统似乎只能在适度饥饿上进行调节,对强烈饥饿则是无法干预的。」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节食最后会失败,因为短期调控自己的饥饿与其他行为有效,但是长期饥饿下身体还是会优先选择食物。

接下来,研究团队也想了解在肥胖发展时,这些细胞是如何变化的,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应对肥胖的策略。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