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外国文学研究与写作的三个建议

2023/3/1 15:24:15  阅读:149 发布者:

本文根据陈靓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陈靓,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CSSCI)副主编,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及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北欧文学、美国本土裔文学和区域国别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一般、青年项目各1项,主持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在Aktualitet: Litteratur, Kultur og MedierNordlitExpliator、《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核心及一般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在《研究方向不集中?怎样同时开展多个方向的研究?》一文中,我们介绍了“二十大”和“区域国别学”这两个大的课题选题背景。本节,我们再具体看一下其中所涉及到的与文学相关的研究思路。

一、文学研究也应当具备宏大视野

无论做什么研究,我们都要先有一个宏大的视野。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地域、安全和社会等五个范畴出发进行思考。就上述五个范畴而言,它们可能与文学研究的关系不是很大,顶多也只有最后一个社会范畴稍微有些关联。当然,我所列举的这些范畴也并不是很全面。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范畴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文学本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文学作品会或多或少会包含有这些范畴。比如,狄更斯作品中的一些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又如某些作品中文学与经济学的交叉,或是文学地理学中的某些研究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互为映射的。只不过是我们人为地预先设定了文学研究中文本的特定价值,以此进行对其文本性的探讨。然而,将文本中某些范畴元素看成是文本性并加以研究,只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因子而已。从本质上看,各个因素之间其实是互相影响的,只不过是我们的角度不一样。

二、把握区域国际视域下文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我选择了2022年国社科中标的几个重点和一般项目来辅助说明。对于这些已立项的项目,我划分了三个层次:第一,文学作为知识,也即文学本体研究;第二,文学作为视角,也即通过对文学作品内部的分析,来反映某些外部事物;第三,文学作为路径,也即文学与文学外部社会的某些因素的关联。下面,我们结合这些已立项的标题,就每一个层次展开更为具体的讨论。

第一个立项课题研究主题是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的阐释理论研究。关于这个知识点的选题其实非常多,但大部分都属于文学本体研究,在此不多举例。这个选题在今年中标当然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一选题的理论价值很高。同时,国内相关的研究不够系统。

第二个是文学作为视角这一层次中的研究选题。文学作品的研究中所呈现出的某些关键词,比如某种精神、观念或形象很值得我们关注。这里所举出的立项课题的研究主题是18-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公共精神研究”。我觉得,对于这样一个框架而言,我们在借鉴的时候,首先要选定断代史中的某一时间段,另外还要选好相应的关键词。关键词的选择其实很重要。对于这一课题而言,“公共精神”包括人的观念,包括中国形象演化。它们在相关领域中的确是一个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关键词。关于这些关键词的研究存在空白,或者说研究缺乏系统性、深度不够。将其作为课题的研究视角,中标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同时,这也能够很好地呈现出不同学者观察同一研究主体的独特性。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设计。

第三个是文学作为路径。就目前而言,将文学作为路径的研究可能还不是很多。“美国非裔私刑文学研究与美国暴力文化批判”就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这个选题中,“文学”与“文化”实际上是有关联的,而“暴力”跟“私刑”其实也有相应的关联性。这样的研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很多学者或许还没能够敏感地抓住类似范围的研究点。由此可以看出,作为路径的文学其实也是区域国别学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更好的视域拓展。

三、不断更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我们可以考虑不断更新自己的研究思路。以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这一国社科重大项目选题为例,我认为该选题很有价值。因为,文学思想史其实包括我们的文学思想,以及影响文学的其他外部因素,比如社会文化市场、宗教思想,以及与文学性相关联的其他市场。在我看来,它其实介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之间。文学思想其实会给我们开辟很好的研究视角,其中的一些经典作家尤其能够更新我们的研究思路。比如某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其实都已经被翻了个遍了。如果我们再做关于他作品的一些研究,想要创新其实是比较难的。但是,如果我们去研究这位作家的文学创作思想,就会很有意思,也很有可能引发一些文学研究的老前辈们,或是一些新锐派的兴趣。

另外一个,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方法论。也即我们要去看他人是怎么进行分析的。举个例子,我们都熟悉福柯的理论,但他是如何去展开这个理论的,他展开的关键词和框架是什么,以及他的不同角度是如何进行互相支撑的,我们也要去了解。同时,培养把握问题脉络并进行整理的意识,有时往往会比阅读几篇论文,或是学习知识更重要、更有价值。

转自:“科研写作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