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家社科选题的“系统性”观念与“关系”思维

2023/3/1 15:19:12  阅读:138 发布者:

本文根据陈靓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陈靓,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CSSCI)副主编,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及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北欧文学、美国本土裔文学和区域国别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一般、青年项目各1项,主持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在Aktualitet: Litteratur, Kultur og MedierNordlitExpliator、《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核心及一般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本节,我们继续结合“二十大”的相关内容,就国家社科外国文学类选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与大家展开分享。

一、课题选题应秉持系统性观念

我们搞文学研究不可能只看文学或文学理论的论文。我们其实还应关注美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其他相邻学科。这才是所谓“守正”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有比较完善的,或相对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那么我们无论是写论文还是进行项目论证,都会有很精彩的表现。我最近上网浏览了别的领域的一些论文,想看看他们写了什么。比如,影视文学中蒙太奇镜头设计的美学价值其实很有意思。电影中的蒙太奇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某些镜头的分类以及所产生的效果与文学文本中所呈现出的叙述聚焦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借用视觉美学中的某些东西,其实能够很好地丰富既有对叙述学理论的技巧性展示。从中我们也可以及时反观我们之前已有的成果,看是不是能够有新的想法。我自己也一直不断地在做这种反省,一定要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研究做到汇通性。以中国文学为例,它一直强调汇通性的视野。比较文学也并不是一个方法论,而是一个主体论。我认为,汇通性应该进入到每位学者自身研究素养的培养当中,也应该进入到我们平时的文章阅读,乃至知识结构完善的战略过程中。这样一来,不仅我们的研究成果、思路得到更多认可,而且这也是非常有成就的一件事。同时,它也能够对我们日后的学术规划进行很好的展望。

以上提到的就是“系统”观念,作为宏观层面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大家还是非常有必要去领会的。

二、注重“关系”思维,结合“二十大”报告思考选题

此外就是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以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一般性的关系。我们在分析某一关系的时候,举个例子,霍米·巴巴所谓的“第三空间”,其实就是一个框架,它其中所蕴含的就是一种动态生成的一个过程。所谓的过程性、动态性,它在不同的语境或文本中都有不同的呈现。对于带有诸如这种“主义”的这种特点,或文化、文学特点,甚至可能还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等。以底线思维为例,我们可以从一篇精雕细琢的文本中,去看一个战略家、领导人是如何看待某件事的。如果说国家治理更多属于社会治理这个范畴的话,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就能够丰富我们在文学研究中的方法。

(一)共同性问题

我们在研究文学的时候,可能不光会关注外国文学,更多会关注中国文学与国外文学之间的一致性与共同性。但其实,文学的视角其实是我们感受不同文化语境的一个渠道。外国文学本身也可以不限于文学。课题选题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从文学本身出发,去做中国文论的推广研究。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或当代性的推广。

目前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所谓的共同性问题,我们在课题申请书写作中就可以去参考,包括2022年中标的一些课题就是关于共同性问题的。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就文学性本身,比如文学理论或作品的某种特性而言,二者有相应的文化关联。这其实完全是立足于文学研究本身来进行设计。当然,这样说会比较宽泛,但我认为这种视野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自然和生命共同体

关于自然和生命共同体也可以作为我们选题的一个方向,如果说热点的话,我们自然可以从生态理论出发。生命共同体其实可以通过阿甘本的生命政治,以及包括性理论来进行相应的契合。但这种结合其实也对理论的交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我们之前做过类似的前期研究,就可以考虑做进一步的延伸。

(三)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

最后,课题选题中与文学研究关系最紧密的,其实就是关于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这一话题。外国文学这门学科其实有点受“歧视”。因为,相比于每年的国社科立项中的中国文学课题,外国文学可能只占了它的一半,或最多三分之二。所以,我们能看到国家对中国文学倾斜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而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翻译加起来,在国家整体的文化战略上可能还是工具性兼人文性的。国内学界都知道人文性这种底蕴,但很多域外的外行未必都能够知道。无论如何,在课题选题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对外国文学进行某种功利性的理解。

转自:“科研写作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