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基本概念
概念: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 share Method)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the national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y mix 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 local share 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02 发展历史
1.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诞生
偏离-份额分析法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后经Perloff、Lampard、Muth(1960)等学者总结并逐步完善,20世纪80年代初由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
2.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发展
发展阶段: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周起业&刘再兴(1989)、崔功豪(1999对该方法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此后,偏离-份额分析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仅仅是将传统的静态模型应用于一个特定区域、特定的产业部门中。
03 操作步骤
1.明确时间范围以及参照的区域
Shift-share方法在应用之前,首先要确定在哪一个时间段上考虑区域经济的变化,也就是要决定t值。一般,t值取为5年或10年,即考察区域在近五年或十年内的变化。同时还须明确哪一级区域为背景和参照系来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一般地需要考察研究区域的规模及地位,并据此来选择背景区域。研究区域在那一级较大区域有重要地位,就选择哪一级区域为背景区域。所选背景区域可以是省,亦可以是经济协作区(大区)或全国。
2.划分部门结构,构造Shift-share分析表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深度要求,考虑统计资料的可能性,按照某种分类体系,把区域经济划分为若干个(n个)完备的部门,然后收集数据,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或分析矩阵),分析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原始数据:bij,t,bij,0,Bj,t,Bj,0
中间结果:rij,Rj,bij′,bij,0-bij′,rij-Rj
最终分析结果:Gij,Nij,Pij,Dij,PDij
其中:PDij=Pij+Dij
3.计算总体结果
4.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
对产业部门进行比较分类,根据分析表计算数据,绘制Shifi-share分析图,可以使结论更加清晰直观,明确各产业部门属于何种类型。
04 范文推荐
1.《基于ANOVA模型的延边地区制造业偏离-份额分析 》,李钟林、高在龙,《东疆学刊》,2021-04-15。
2.《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中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空间转移研究》,左扬尚瑜、晁恒,《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04-20。
3.《河南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及优化研究》,王迎涛,《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8-10。
4.《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黑龙江省区域服务业增长分析》,张新琦、李朝洪,《企业经济》,2017-06-25。
5.《一种改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柴士改,《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06-10。
6.《比较优势、空间差异与区域产业定位——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分析》,赵霞、王志增、朱启航,《经济与管理》,2017-03-09。
7.《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青岛市市北区主导产业选择探析》,薛纪宾,《产业经济评论》,2017-01-25。
8.《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结构与增长效益研究:1980~2012》,罗海平,《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10-02。
9.《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何红光、李光勤、谢雅珠,《科技管理研究》,2015-11-20。
10.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及竞争力研究》,何红光、宋林,《中国科技论坛》,2015-11-05。
11.《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王贝贝、肖海峰,《科技管理研究》,2015-10-10。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投资存在结构红利现象吗?——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实证分析》,昌忠泽、毛培、张杰,《当代经济科学》,2019-01-15。
13.《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河北省能源终端消费结构研究》,吴江、孙彤、石磊,《资源科学》,2013-01-15。
14.《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伊春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分析》,朱震锋、曹玉昆、王非、陈丽荣,《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08-20。
15.《河南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偏离份额分析法》,黄毅敏,《科技管理研究》,2013-08-08。
作者:阿依慕
转自:“科研写作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