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激素和光响应途径交互是水陆两栖植物Rorippa aquatica在水下抑制气孔发育的基础

2023/2/28 13:55:25  阅读:150 发布者:

两栖植物又称“出水植物”,适应于部分在水中,部分在大气中生活的一些高等植物。两栖植物通过叶片形态和功能的表型可塑性来适应空中和水生环境,这被称为异型叶性。水陆两栖植物的水下叶片一般没有气孔,但其具体的分子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近日,日本京都产业大学Shuka Ikematsu等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Current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Rewiring of hormones and light response pathways underlies the inhibition of stomatal development in an amphibious plant Rorippa aquatica underw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十字花科水陆两栖植物Rorippa aquatica适应水下环境的分子机理,认为淹水诱导的气孔发育抑制与温度依赖的形态异质无关,乙烯在水淹诱导的气孔发育抑制中起核心作用,光信号参与气孔发育抑制,表现为红光介导乙烯途径,触发气孔发育的快速抑制,蓝光则可促进气孔发育。同时该研究发现茉莉酸对淹水引起的气孔发育抑制有拮抗作用。

GA显著影响异叶性,而温度通过GA途径可以模拟水淹响应。首先,该研究利用不同温度模拟水淹环境,发现R. aquatica在淹水条件下,气孔发育受到强烈抑制,且与叶片形状无关,即无论叶的形状如何,表皮层细胞在水下都保持矩形和无裂。为了研究淹没后气孔形成的动态,研究进一步对最初生长在陆地条件下的幼苗进行淹没处理,发现在淹水条件下气孔发育的抑制是由于气孔-叶脉起始的直接抑制和拟分生组织/GMC阻滞引起的(图1)。

1.R. aquatica淹水对气孔发育的抑制

随后,研究在R. aquatica淹没期间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浸入水中的R. aquatica可以快速地重新编程一系列与光信号和植物激素相关的基因表达,其中乙烯相关基因被直接显著上调,但也包括GAABAJA,随后气孔发育基因受到抑制(图2)。

2.淹水引发R. aquatica叶片发育转录组的动态变化

为了阐明淹水抑制气孔发育的机制,研究在陆地条件下对植物进行乙烯前体ACC或乙烯处理,发现两种处理都对气孔发育产生了强烈的抑制作用,叶片无分叶和深锯齿,高度类似于沉水叶,说明乙烯信号也影响叶片形态建成。而在经乙烯抑制剂硝酸银和ABA处理后,淹水条件下的气孔形成抑制得以逆转,表皮细胞变得更大,更浅裂,即使在水下也重现了陆地叶片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在淹水条件下抑制气孔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即使在空气条件下,它也足以引起沉水叶片发育的重新编程(图3)。

3.乙烯是抑制气孔发育所必需的

除了乙烯,光质在某些异叶植物的淹水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发现与拟南芥不同的是,在淹水条件下,红光和蓝光对R. aquatica气孔发育起拮抗作用,红光会抑制气孔发育,而蓝光能促进气孔发育。为了进一步了解红光和蓝光的相反作用如何与乙烯途径发生交叉的,研究通过RNA-seq实验,对比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浸泡1小时的叶片与陆地条件白光处理下乙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乙烯生物合成和乙烯反应基因在白光和红光下表达上调,而在蓝光下表达下调或不受影响(4)

4.乙烯和光信号的关系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2.12.064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