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考博复试,这些细节能加分不少!

2023/2/28 13:37:58  阅读:12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几深教育李老师 ,作者几深教育李老师

不论是材料审核关还是笔试关,导师们看不到你的人,只能通过你的材料和答题去评判你的水准。

在准备申请材料时,你可以查阅大量资料,在充分的时间里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在笔试环节,你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己不断思索,但是到了面试环节,你就要面对活生生的导师们,你们沟通的媒介不再是文字而是语言。

面对面的沟通不会给你太多的思考时间,你需要直面导师给出回答。

你参加的是一场博士面试,导师招收你的目的是一块探究学术,而做学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思想,所以说如果你在面试的回答中能够体现出很强的思想性,那对你的复试得分肯定有莫大作用。

思想性要求你表达的内容要不落流俗,能够给人一定的启发。思想性可以分为内容上的思想性和形式上的思想性。前者指的是你的语言本身要有分量,体现出你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后者指的是通过你的整个状态和动作营造出一种思想性的氛围。

内容上的思想性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做到,因为硬实力做不得假,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独到的见解和饱经风霜的阅历很难做到。但是正是因为难,所以才有价值。

如果现在让你去看一些你学科领域的经典名著,对你形成很强的思想性肯定受益匪浅,但是这种意见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绝对正确但没有可行性。

且不说对于那些经典名著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这种理解和你现有的知识储备直接有关,你现有的知识储备越多才能和经典碰撞的越多,但就时间来讲,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读名著,远水不解近渴,那是个长期的水磨工夫。

现实的做法是,一方面把你准备笔试的内容再翻出来,重新巩固一遍,这一次不侧重于记忆而是侧重于联想和理解,为你面试的回答提供基本的弹药和进行思想性拔高的基础素材;另一方面,多读质量高的论文。

面试的时候有一点是确定的,导师们一定会围绕你提交的学术成果提问,比如你发表过或没发表过的文章、研究计划、参与或主持的课题等。这就需要你自己梳理出一些问题,然后查阅相关的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按照主题去查,一个话题一个话题去查。

然后要精读文章的提出问题部分,所有的文章都有文献综述,所提的问题都是基于现有研究现状提出来的。这部分会非常精彩,可以充分体现思想性。

一般会有三种具体的手法。首先,并列中寻找新空间。关于这个问题,一部分专家学者研究了A侧面,另一部分研究了B侧面,这两种方向的研究确实不错,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还不全面,我要研究C侧面。

其次,递进中开拓新空间。关于老师您问到的这个问题,目前这部分学者研究了A1方面,获得了这样的结论,后来,又有一部分学者进一步研究了A2方面,获得了结论也就是现在普遍流行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就是事情本来的面目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还要研究A3方面,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回应您提的问题。

最后,反对中刷新认识。正如鲁迅所说:“从来如此,便对吗?”如果你对某个问题有充分地研究,你觉得不对,那就可以勇敢地说出来,我认为不对,这种结论非常震撼人,估计对面的导师们也会一愣,接下来你就要充分阐释你的理由。不过这种反对的情况要慎用,除非你十分有把握。

内容上的思想性尽量体现,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但是形式上的思想性是可以短时间内营造出来的,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第一,停顿。

各位考博人一定见过很多专家和领导的讲话,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语速很慢,一句话分成好几段去说。这种“停顿”可以营造出权威和深沉的感觉,因为你可以用很慢的语速确保你的听众完全能够跟上你的节奏。而且慢语速和适当的停顿会有一种庄重的效果。

第二,思考状。

奥巴马是美国第44任总统,我读大学的时候他当美国总统,他的演讲能力非常出众,为此我专门研究过。奥巴马说话就显得很有思想性,因为他说话时,整个人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

他的脑海里真的在思考,他说出来的话是经过大脑理解的,所以话语就会很有力量。

比如你说“天道酬勤”这四个字,一个孩子说的时候不经过大脑,你在说的时候,你的脑海里确实在理解这四个字,你说出来的话经过了你的大脑赋能,话语里带有你深沉地理解,于是结果就显得特别有冲击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话语不同的人说出来给我们的冲击力不一样。关键在于这句话中有没有包含你的思维能量。

还有一个轻松的例子可以说明思考状的威力。有一次,毛X宇少将接受一个采访,台下做了很多的观众,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大体意思是关于教育制度改革的看法,毛说话有些结巴,整整两分钟的时间,基本是这样度过的:“呃呃。。。关于这个问题。。。恩。。。这个问题吧。。。呃呃。。。这个问题呢。。。。”

结巴说话一般大家会笑,但是,全场的观众没有一个人在笑,包括电脑前的我,为什么呢?因为毛的整个神态确实在尽力地思考这个问题,他整个人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哪怕他没有说出什么实质内容,但是这种思考的神态本身就给语言披上了思想的外衣。

第三,肢体动作。

语言的力量有时候很苍白,你得充分利用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比说马云在说话的时候,眉头一皱,眼睛一睁,右手的食指在脸的前面一竖,然后停顿一会,这个架势摆出来了,然后做思考状,紧接着说出的话,就会让人觉得挺有启发。因为大家在复试的时候是坐着的,不可以随意走动,所以说面部表情和手势是大家研究的重点。通过合理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让你的回答显得更有思想性。

内容上的思想性需要下苦功夫,形式上的思想性可以短期提高,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转自:“考博早知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