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京某985高校教育学考博(申请考核制)经验贴

2023/2/28 13:32:11  阅读:134 发布者:

我是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大概3月份开始确定要考博的。真正的备考时间是从十一月初开始的,在此之前我已经完成了小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工作(包括一篇C刊用稿通知、三篇核心、一篇普刊)。正式开始准备考博的时间比较晚了。

写研究计划。因为我专业课报了几深教育的一对一,几深教育赠送了一系列的课程,关于研究计划的是《考博研究计划撰写:一个小型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我就根据课程的要求,按照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十一月的第一周查找老师近三年在国、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主持的课题、写过的书籍,从这些资料中找老师近两年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点,然后结合自己的写作能力确定研究计划书的大致主题,列出大致的研究计划书框架,先是请硕士生导师帮忙提修改意见,然后硕导说可行之后,联系了博导,介绍了自己目前的学术成果、学业成绩、获奖情况、研究计划等,导师就比较官方回复:“欢迎报考”。接下来的两周,我就每天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在办公室窝着写研究计划,中午晚上吃饭的话就在网上买了自热米饭、火锅,研究计划书完全按照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总共写了三十八页,好在研究计划书第一遍完成之后硕导提了几个小的意见,没有让大改,后来才知道之后自己写的研究计划主题误打误撞,居然是十四五规划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提交材料。十一月中旬我开始进行网上报名登记,撰写自己的个人自述、专家推荐信,个人自述和专家推荐信也在考博公众号上找了一些模板,写完之后请老师和师姐帮忙把关。然后按照要求在网上系统上传自己的个人自述、论文摘要、开题报告全文(我是应届生)、研究计划书、三篇学术论文。在上传成功之后,十二月初,又按照纸质版材料提交要求提交报名登记表、个人自述、英语六级证明材料复印件、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论文摘要、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书、专家的推荐信、本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作品(忘记提交自己的获奖材料了),将纸质版材料按照顺序做一个目录放在首页,所有材料装订成册并手写备注页码,然后邮寄出去。

准备英语。一月开始准备英语,由于我自己一开始没有考虑清楚是不是要考博,导致准备英语这件事一直没有提上日程,加上之前考的英语六级时间又过了,所以如果通过初审意味着我要参加英语加试,英语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复试环节,英语考试很难,说实话,我准备专业课都没有准备英语花费的时间多。买了一本真题,从最新年份的题往前做,两天一套真题。每套真题做到看着英语阅读能准确翻译出汉语意思,看到汉译英能正确写出英语翻译,summary模块就比较痛苦,因为某真题附带的正确答案全是从原文中摘抄的原句,所以又专门学习的summary的撰写方式和整体思路。共计做了十三年真题,做了两遍,花费时间三个月左右(中间穿插着写硕士毕业论文)。初审名单出来之后顺利进入英语加试环节,由于疫情影响,线上考核,题型比较简单,题目超难,看起来像是给外交学院的学生量身定制的题目,硬着头皮做完了,好在结果比较好,英语加试卡掉三个人,我顺利通过了。

备考资料。我是把导师组里的所有导师近三年发表的与本专业相关国内外论文打印出来,勾勾画画,不懂就查,全都看完了。还有导师组近几年的比较出名的书,每个导师的挑一本,大致也都看了一下,重点看了导师组关于本专业近三年写的两本书、主持的重大课题、论文研究方向等,还有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本专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两会期间本专业的重点提法等。这些工作时从十一月份开始备考贯穿到考博结束的。

复试环节。复试是分笔试和面试环节的。笔试就比较磨人,总共几道题,要答三个小时,每一道题都在论述,答题纸应该是八张十六页,写起来相当痛苦,考查专业知识,占复试总成绩的30%60分(复试满分200),复试总成绩低于120分不予录取,在面试的前一天进行。面试的时候我是第一个,一开始挺紧张,回答了两个问题之后就进入状态了,中间还因为回答的太多被打断(每个人面试时间20分钟,老师怕其他老师没时间提问)。面试结束,就是漫长的等通知过程。好在最终结果是好的。

就个人考博经历提以下考博建议:

择校要有层次性,一般准备三个左右即可,第一目标应该高一些,第二目标适中,第三目标用来保底,没有谁能保证考博一击即中,所以多准备几个是可以的。选择专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如个人兴趣爱好、研究方向及工作经历,不要轻易尝试与自身知识储备差距太大的专业,备考过程很痛苦。选择老师也要关注其研究领域是否适合自己,比如有些老师研究教育技术,而你偏向于原理,老师一般不会感兴趣。

要有核心,最好不少于两篇(没见刊的文章有用稿通知也可)。如果还没有的话,现在就可以开始写了,一篇核心写出来到发出去时间要很久。适当的课题参与也有帮助。

联系导师是必要的。先确定研究方向,学部每个研究方向下面都有好几个老师,在知网上看各个老师的文章,最后确定自己对哪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更感兴趣。老师的部分文章里会有老师的邮箱,给老师发邮箱,如果老师回复,说明感兴趣,可以尝试要微信,电话一般要不到。

英语是必须要过的。英语不过线什么都白搭,所以不管考雅思还是考什么,过线就行。

申请考核必须要提交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可以参考博士开题报告写,选题要与报考导师和专业一致,内容要尽可能详细,让别人读完之后能够感受到你确实能够研究下去。这个其实不难,按照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预期成果写写即可,然后再找专业人员修改修改就好。

一定要看该专业下所有导师的文章。是该专业所有导师的文章,因为学部打分是导师组打分,不是哪一个老师说了算,最好再看两本这些导师写的书,文章看近五年的,时间来不及的话近三年也可,书也是越近越好。

关注报考专业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是相当必要的。比如政策文件、两会、十四五规划等都要关注,这个复试的时候非常重要。

复习要有计划。每天看什么,看多少,把考博这件事提上日程,只有开始做了才能有答案,只用脑袋想永远都是问题。

转自:“考博早知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