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师职称丨教师职称评定加分细则

2023/2/27 14:51:21  阅读:352 发布者:

教师评职称是打分评选的,教师评职称满分是150分,加分项很多,学历学位现任职务、工作年限学术水平、科研成果、授课工作班主任、个人表现等都属于加分项。每个加分项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打分,最后根据总分来晋升职称。

学历学位条件评分标准(满分6)

本科无学位0分,学士1分,硕士2分,全日制硕士3分,博士6分。

现职称任职条件评分标准(满分8)

基本任职年限0分,增加11分,增加22分,增加33分,增加44分,增加56分,增加6年及以上8分。

工作年限条件评分标准(满分10)

参加工作时间每满一年计0.25分, 工作年限按整年计算。

学术水平科研成果评分标准(满分65)

()学术水平评分标准

1.学术论文(每篇)(满分15):非核心期刊1(可累计,参评正高级上限5分,其他上限10),中文核心期刊4分,三大检索收录6分。

2.著作及教材(每部)(满分10):普通教材2分,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及以上获奖教材4分,学术专著6分。

3.科研项目(每项)(满分15)4.发明专利(每项)(满分5):外观设计专利1分,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3分,技术发明专利5分。

()科研成果奖项评分标准(满分20)

1.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

2.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6;

3.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

4.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育科学规划成果一等奖10;

5.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省教育科学规划成果二等奖7;

6.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规划成果三等奖5;

7.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4;

8.市级科技成果三等奖3分。

教学建设成果奖项(满分30)

()团队建设

1.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6分,成员14分,成员23分,成员32分,成员4-51分。

2.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加4分,成员13分,成员2-32分,成员4-51分。

3.教学名师,国家级加8分,省级加6分,市级加4分,院级加3分。

4.专业带头人,国家级加8分,省级加6分,市级加4分,院级加3分。

5.骨干教师,国家级加4分,省级加3分,市级加2分,院级加1分。

()专业建设

1.国家级示范(品牌)专业,负责人加8分,成员16分,成员2-34分,成员4-53分。

2.省级品牌(示范)专业,负责人加4分,成员13分,成员2-32分,成员4-51分。

3.网络课程,负责人加2分,成员1-21分。

4.软件开发,负责人加2分,成员1-21分。

()基地建设

1.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加6分,成员14分,成员2-33分,成员4-52分。

2.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加4分,成员13分,成员2-32分,成员4-51分。

()竞赛获奖

1.国家级,一等奖第1名加8分,二等奖第2名加6分,三等奖第3-4名加4分。

2.省级,一等奖第1名加3分,二等奖第2名加2分,三等奖第3名加1分。

3.市级,一等奖第1名加1分。

4.院级,一等奖第1名加1分。

:院级竞赛获奖二等奖0.5分,三等奖0.3分。教学建设成果各单项满分均为8分。

教学授课工作(满分12)

讲授课程门数5分,授课课时量加7分。

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工作(满分5)

现职务任职期间,未担任过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工作,分值为0分。担任专、兼辅导员、班导师工作,每工作一年为1分, 4年及以上为5(评审教授职称不受此条件限制。

个人工作表现情况(14)

()个人荣誉(任现职期间)(满分5)

()级加2分,省市(政府)级加5分。

()年度考核(任现职期间)(满分6)

1年优秀1分,2年优秀加2分,3年优秀加4分,4年及以上加6分。

()2年学评教、教评教考核(满分3)

1.学评教,一般(70-79)1分, 良好(80-89)1.5分, 优秀(90分及以上)2分。

2.教评教,一般(70-79)1分, 良好(80-89)1.5分, 优秀(90分及以上)2分。

()教学事故

1.严重教学事故,取消二年评审资格(含当年);

2.一般教学事故通报批评, 取消当年评审资格;

3.通报批评,当年评审减2分。

:教学事故计算时间为:上年职称评审结束之日至当年职称评审开始之日为一年。

相关评分标准细则及说明

()学术论文

1.学术论文只计算独立完成和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参评正高级)。独立完成论文,成果分值分配系数为1:合作完成论文,第一作者成果分值系数为0.8,第二作者(参评副高级及副高级以下计算成果分值系数为0.3,其他作者不计算分值。

2.学术论文系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论文:增刊、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不计分(若被检索,则按检索论文计算分值。学术论文注重学术性,不包括一般通俗性、科普性和启蒙性文章。

3.参评正高级职称须公开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至少2篇及以上。

4.中文核心期刊统一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发布)为准。其中年限规定为: 2000年版(20006月一20046)2004年版(20047月一200811)2008年版(200812月一20123)2011年版(20124月一20158)2014年版(20159月一至今)。分类核心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外的学术期刊为普通期刊。

5.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是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检索收录的论文。必须以提供有资质的情报咨询中心开具的检索证明原件为准。

()教材认定标准

1.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指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2.获奖教材:指经过省教育厅或教育部评选而获得的精品教材等。

3.学术专著:已经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须有正式书号并标注为“菩”的学术性著作,标注为“编著”、“编”、 “主编" 等的著作,不属于专著。

()科研项目

1.已结题(验收、鉴定)项目计算分值,在研项目不计算分值。

2.独立完成的教科研项目,完成人分值分配系数为1。合作完成的教科研项目,完成人分值分配系数如下:

    

 ①省级及以上教科项目: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0.9, 第二完成人为0.5, 第三完成人为0.3,第四完成及以后为0.2

    

 ②市厅级教科研项目: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0.8, 第二完成人为0.4,第三完成及以后为0.2

3.科研项目级别认定标准

     

①国家级项目指(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级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国家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863计划、 973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计划、国家其它部委的科技计划项目等立项的项目。

     

②省部级项目指(省科技厅、教育厅)科技计划、科技基金、社科基金等立项的项目。

    

③市级项目指市级科技计划、科技基金、 社科基金等立项的项目。

()教研项目级别认定说明

1.国家级教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如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国家科技部等立项的项目。

2.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国家一级学

3.市级教研项目:立项单位为国家二级学会(如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属的二级学会)、省高教学会、省职教学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立项项目。

4.审批公章为课题组的子课题不计分。

5.教科研项目以能提供科研结题证书和已结题(验收、鉴定)佐证材料为准。无结题证书和结题(验收、鉴定)佐证材料不计分值。不能提供教科研经费金额佐证材料的只按项目等级计分。在学院工作期间,教科研项目未属学院名称的不计分值。

6.发明专利主持人、实用新型专利主持人、外观设计专利主持人分别赋531分,主要参与人2-5名分别对应A. BC. D四个等级赋分,四个等级分别乘以对应系数0.80.60.40.2

关于科研成果奖项

()科技成果奖项(发明奖、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项系指相关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应科技和教学成果奖项。论文、调研报告类奖项.与评审专业无关奖项不计分值。

()同一项目获不同等级奖项,按较高奖项计算分值,不得重复计算分值。其中教育部奖项视为国家级奖项,中国高教学会、中国职教学会、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省规划办等奖项视为省部级奖项,中国高教学会二级分会、中国职教学会二级分会、省高教学会、省职教学会、 省评价学会、 市社科联、市总工会等奖项视为市级奖励。

个人工作表现情况

()个人荣誉:个人荣誉包括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先进教育工作者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的荣誉称号。

()年度考核:任现职务期间的年度考核结果由人事处提供。

()学评教、教评教考核:近二年学评教、教评教考核结果由教务处提供。

()教学事故:教学事故情况由教务处提供。教学事故程度认定按学院《关于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三级教师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考核合格者,可初定三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1)获得学前教育中专学历后,在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满4年;

2)获得中等师范学校学历后,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

二级教师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考核合格者,可初定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1)获得中专学历后,受聘三级教师3年以上;

2)获得专科学历后,在小学教师岗位工作满3年;

3)获得本科学历后,在中小学教师岗位工作满1年。

 一级教师条件

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小学或幼儿园教师获得专科学历后,受聘二级教师5年以上;

2)中小学教师获得本科学历后,受聘二级教师4年以上;

3)中小学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

4)获得博士学位后,能胜任中小学教师工作。

其他

1、业绩一般就是近几年内申报人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成绩、教学时长的积累,业绩的积累最能体现申报人专业水平,优秀的教师必然教学成果显著,此外,担任过班主任等都可以为业绩方面加分。

2、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主要基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取得的成绩,如教学能力、教学业绩、教科研能力、辅导学生、取得荣誉等等方面。在以往,只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条件,那么评上高一级的职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3、出现了学校另外再出台一套评审方案,老师们觉得自己够条件就申报,学校组建评审组对申报教师的材料进行打分考核,最后确定上报人选。一般情况下,学校报送的人选,到了区里、市里,都基本不存在问题,因为谁也不会轻易浪费那少之又少的指标。

转自:“老师成长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