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分享丨他山之石,如何攻玉——小企业拼凑外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机理研究

2023/2/27 13:46:06  阅读:147 发布者:

作者简介

曾国军,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饮食。

王荷(通讯作者),贵州财经大学工商学院教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企业战略管理。

徐雨晨,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博士后,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食物旅游与消费者行为。

研究缘起

加快品牌建设是质量强国战略下,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拥有占比80%的绝对优势,加快小企业品牌建设对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有深远影响。与联想、华为等成熟大企业,以及田牧、圣牧等裂变小企业,借助资源与能力优势加快品牌建设不同,大多数小企业的品牌建设过程困难重重。借助外部资源产生杠杆作用,是加快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处于资源与能力约束的小企业,常被认为难以借助外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一方面,小企业较难寻求知名合作伙伴,加快品牌建设。另一方面,小企业缺乏稳健的品牌建设能力,即使有机会与知名品牌合作,也可能错失良机。

上述观点从资源基础观来解析品牌建设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将优质资源与既有能力视为加快品牌发展的核心。资源拼凑观的兴起正悄然改变小企业加快品牌建设的约束条件。资源拼凑是指企业重组或再利用手边不起眼的资源,突破资源与能力束缚,实现创新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一些小企业运用拼凑策略,实现了品牌建设的加速发展。它们的发展故事,为中国小企业品牌化建设提供启示。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尝试探讨小企业拼凑外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的过程。

理论渊源

拼凑概念最早出现在人类学领域,其核心是指拼接看似不起眼的手边资源(列维·斯特劳斯, 1999)。在组织管理领域,拼凑概念被细化为“拼接手边资源应对新问题或新机遇的即刻行为”(祝振铎等, 2016)。

在资源上,资源拼凑被描述为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再次利用与组合(苏芳等, 2016)。不少研究指出资源拼凑并不总能解除约束(李晓翔等, 2015)。由于资源的属性差异,拼凑效果存在直接锚定解决约束,以及增强、补充等间接改善约束的情况(Perkmann et al., 2014)。拼凑资源的属性也不是完全既定的,拼凑过程也可以创造新的属性(Baker et al., 2005)。品牌研究也指出,不同的外部资源存在知名性、可传递性等差异,借助外部资源打造品牌会出现直接、间接等多种效果(Bergkvist, 2016)。因此,从资源层面来看,资源拼凑是资源构建的过程(Papazu, 2021)。拼凑资源的不同属性,使小企业选择外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的过程更具构建性。

在能力上,资源拼凑是企业通过即兴力、创造力、整合力来拼凑资源突破约束的过程。资源拼凑能力具有动态性(Witell et al., 2017),随着拼凑过程的发展而演化(李新春等, 2010)。能力演化受到组织资源、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等因素的影响(焦豪等, 2021)。其中,组织学习的影响尤为突出。现有研究指出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认知学习、行为学习等不同学习模式能推动拼凑能力的发展(孙永波等, 2021)。因此,从能力层面来看,资源拼凑是组织学习的过程。拼凑能力的动态发展,使小企业创造能力、加快品牌建设的过程更具学习性(Odoom et al., 2017)。

上述研究表明,外部资源拼凑是小企业加快品牌建设的新路径,但如何实现这一过程仍存在以下研究缺口:第一,资源是企业加快品牌建设的核心。现有研究关注优质资源,对资源与能力约束下,小企业拼凑资源的特征缺乏关注。第二,能力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现有研究聚焦资源整合能力,对资源拼凑情境下,小企业形成创造能力过程缺乏探讨。第三,资源的不同属性以及能力的动态演化,使外部资源拼凑路径更具构建性与学习性。以往的品牌建设研究聚焦小企业内部积累,或大企业外部合作等路径。对外部资源拼凑下,小企业通过资源构建与能力学习形成的品牌加快发展路径缺乏探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剖析小企业拼凑资源、突破能力的过程,尝试探索小企业拼凑外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的过程。

主要结论

本研究以蕃薯藤社区生鲜企业为案例对象,分析2014年至2020年蕃薯藤加快品牌发展过程。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小企业依循“拼凑资源选择—拼凑能力演化—品牌路径变迁”的过程加快品牌建设。首先,资源选择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小企业可以拼凑普通资源加快品牌发展。拼凑资源选择以资源价值为主,并包含资源功能、企业与资源关系等多重属性。其次,能力演化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小企业可以推动拼凑能力演化以加快品牌建设。拼凑能力演化呈现从外部利用到内部探索、由凑合使用到整合配置的学习过程。拼凑资源选择为能力演化创造机会,经验学习为能力演化提供动力。最后,资源选择的多重构建性与能力演化的内外学习性,形成了从模仿拼凑回避约束累积共性,到创新拼凑应对约束创造差异的品牌建设路径。

理论与实践价值

本研究贡献如下:第一,探寻普通外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过程,识别资源价值新建、资源关系发展等资源拼凑特征,补充品牌管理研究关注优质外部资源而产生的理论缺口。并从普通资源价值构建视角,传承了资源基础观的价值识别理念,也突破了资源基础观在运用上的异质资源局限。第二,挖掘品牌建设中资源拼凑能力的构建过程,归纳由外部到内部、从凑合到整合的拼凑能力演化过程,弥补相关研究关注资源整合能力的不足。并从模仿利用、即兴组合等“非最佳实践”,拓展了资源基础观对能力演化的认知。第三,识别小企业加快品牌建设的动态路径,填补品牌研究聚焦固定路径的不足。同时,从普通资源拼凑视角,为企业在新市场加快发展的策略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

本研究对小企业品牌建设实践具有以下启示:首先,小企业应当创新资源利用观念,通过参考竞品的统一类别,借用生活社区的市场形象,挖掘普通消费者的合作形式等方式,充分探索普通外部资源的可利用性,推动品牌发展。

其次,小企业可以实施灵活的品牌建设模式,逐步填补品牌建设的经验空缺。例如在名称结构、商标形态、包装规范等方面,模仿标杆企业,打造品牌基础,增强市场认可度。同时在模仿中积累普通资源的利用经验,如通过社区兼职顾客宣传新的质量标准,提升市场接受度;借助老年顾客的家庭影响力、青年顾客的社群影响力,加快品牌推广。

最后,小企业需要发挥一线员工的能动性加快品牌建设。例如门店服务员基于工作经验创作宣传口号,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形象;门店店长及时识别消费者偏好,抓住机会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评价;门店督导收集员工经验、消费者偏好等数据,帮助企业完善品牌建设方案。换言之,小企业可以发挥一线员工的创造力、识别力,以及沟通能力,加快品牌建设。

原文引用

曾国军,王荷,徐雨晨.他山之石,如何攻玉——小企业拼凑外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机理研究2022,25(06).

转自:“南开管理评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