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在华东政法大学设立

2023/2/24 17:12:23  阅读:106 发布者:

2023217日,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成立暨合作共建基地签约仪式在上海市司法局隆重举行。会上,市领导舒庆为基地共建单位授牌并讲话。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七所高校(科研院所)与市司法局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正式成为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韩强代表学校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我校科研智库党总支书记丁笑梅、我院院长陆宇峰参加会议。

今年,市政府为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立法工作的发展,继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决定设立7个立法研究基地。新设立的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将在上海市司法局的指导、共建下,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立法高端智库,为上海市政府立法实践提供智识支撑,为培育高水平的立法专业团队和立法人才提供平台。立法基地承担的具体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前沿问题研究。紧跟全球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发展趋势,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开展国家和地方立法重大课题研究,参与立法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起草立法决策咨询建议,论证立法中的重要问题,参与学术期刊立法专栏建设等。

二是参与政府立法实践。参与起草专业性强、综合性高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浦东新区法规草案,参与组织立法听证,开展立法评估,参与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清理,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大立法项目草案起草任务等。

三是倾力立法人才培养。针对立法领域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研究生、实务专家等举办立法论坛、立法沙龙等。

此次成立基地的7家高校(所)不但拥有实力雄厚的法学学科,还拥有相应的专业优势学科。成立立法研究基地后,立法实务部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将共同构建一个常态化、制度化、可持续的智库平台,对新兴领域的重点立法项目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为相关立法项目提供综合性强、专业性强、多学科融合的立法智库支撑。

韩强副校长代表华东政法大学作交流发言时表示,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的设立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求的重要举措。华政法学学科实力稳步提升,是全国法学学科体系最完整的高校之一。在传统法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先后在涉外法治、知识产权法、国际金融法、公共管理、纪检监察等领域形成了先期优势,并设置了党内法规、智能法学、数字法治、教育法学、卫生健康法学、国家安全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学校还致力于推进智库培育和建设,建成了由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领衔的智库方阵,聚焦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不断提升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发展能级。这些都为支撑高水平立法研究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全力支持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的建设,配备最强的研究团队,提供最完善的配套措施,并安排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将作为承办单位和联络部门,全力完成市政府交办的立法研究任务,为法治上海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作为华东政法大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机构和智库研究的组织机构,管理着30余个校内重要科研机构,承担着具体运行多家省部级科研基地的职责,与近百家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我院主持或参与了上海市一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立法研究起草工作,如《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智能网汽车条例》《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上海市促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以及正在参与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击跨境腐败法》等。同时,我院建有公共卫生治理研究中心、教育法治研究中心、华东检察研究院、自贸区法律研究院、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和国家安全学、卫生健康法学、教育法学、智能法学、数字法治等研究团队,设立了上海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数字法治与治理现代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以及上海市教委涉外法治协同创新中心,为做好立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转自:“华政科研智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