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线粒体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宁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人源线粒体AAA+蛋白质CLPB发挥解聚酶活性的分子机制

2023/2/24 16:08:26  阅读:130 发布者:

线粒体是一种由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负责提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线粒体的蛋白质稳态维持对于其功能的正常行使至关重要。AAA+ ATPasesATPase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cellular activities)在线粒体蛋白质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两种AAA+ 蛋白酶复合物, m-AAAi-AAA,它们分别朝向线粒体的基质(Matrix)和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IMS),负责识别并降解线粒体复合物中错误组装和损坏的亚基,以及一些错误定位的膜蛋白。

线粒体还具有另外一种定位于IMSAAA+ ATPaseCLPB (Perier et al., 1995)CLPB基因的突变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如3-甲基戊烯二酸疾病(3-MGA) (Capo-Chichi et al., 2015; Cupo and Shorter, 2020; Kanabus et al., 2015; Kiykim et al., 2016; Mroz et al., 2020; Saunders et al., 2015; Thevarajan et al., 2020; Wortmann et al., 2015)和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Warren et al., 2022)。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CLPB蛋白的表达上调还介导了细胞对BCL-2抑制剂Venetoclax的耐药性 (Chen et al., 2019)。尽管CLPB对人类健康很重要,但现阶段对CLPB发挥功能的机制和结构的研究较少,其独特的ANK结构域的分子功能也并不清楚。

20232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宁课题组与合作者于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rehensiv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uman AAA+ disaggregase CLPB in the apo- and substrate-bound states reveals a unique mode of action driven by oligomer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源CLPBapo-和底物结合状态的结构,揭示了其在处理底物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寡聚状态。研究发现,CLPBANK结构域不仅负责维持CLPB独特高级组装形式,而且对去聚集酶的活性也不可或缺。该研究还通过质谱组学证明ANK直接参与多种线粒体底物的直接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揭示了CLPB作为线粒体中通用性的去聚集酶的独特生物物理性质,为以CLPB为靶点的各种线粒体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首先,作者解析了apo状态CLPB的冷冻电镜结构。与经典的AAA+蛋白不同,apo状态的CLPB通过ANK结构域,以“头对头”的方式组装成同源十四聚体(双七聚体)。在apo状态中,中央孔道是空的,整个复合物呈假D7次对称。通过引入突变酶活性中心的突变(E425Q),作者解析了有内源底物结合的CLPB结构。惊奇的是,底物结合状态的CLPB形成了同源十二聚体(双六聚体)。与典型的AAA+ 蛋白质解聚酶或者去聚集酶类似,6个亚基呈螺旋阶梯状排列围绕着底物。AAA+蛋白家族中,七聚体的组织形式非常罕见。为了排除异源表达系统可能引起的假象,作者首先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了野生型和突变的CLPBWTE425Q),并结合负染电镜分析其组装形式。研究发现,与E. coli表达的蛋白质的多聚形式完全一样:WT CLPB在不结合底物的情况下主要呈现双七聚体的形式;在体外加入模式底物Casein,可以诱导CLPB从双七聚体转变为双六聚体。这表明,双七聚体构象可能是CLPB的静息状态;在底物存在的情况下,底物和CLPB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双六聚体的形成,而双六聚体具备更高的ATPase活性,是去聚集酶的活性状态。

由于双七/六聚体复合物分子间和分子内的高度动态性,结构的整体分辨率有限,无法分析底物的具体结合细节。为了探索CLPB结合底物的分子机理,论文解析了单独NBD的电镜结构以及ANK的晶体结构。结构表明CLPB保守的底物结合Loop与底物直接相互作用,围绕着底物呈螺旋阶梯状排列。基于ANK的高分辨结构,作者分析了介导双层结构的ANK结构域的界面,发现界面的某些残基的突变可以显著的降低CLPB的去聚集酶活性。最后,利用LC-MS/MS技术,作者对CLPB ANK结构域的线粒体互作蛋白组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了ANK结构域对底物的识别和选择。

综上,本项工作利用冷冻电镜结合生化、质谱等手段,对CLPB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为理解CLPB在线粒体中发挥去聚集酶活性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后续设计CLPB的抑制剂来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来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3001987

转自:“威斯腾生命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