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证
2023/2/23 14:53:50 阅读:106 发布者: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证
摘 要
文章针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的盲点,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涵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融合赋权的方法,结合系统化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及相应的监测预警机制。采用我国2015—2018年的数据进行测算和预测建模,结果显示:(1)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递增趋势,由2015年的53.03增长到2018年83.55,高于同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速度;(2)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发展贡献作用明显,共享发展贡献作用在2017年开始大幅增加;(3)2019年和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18年预计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指数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协调发展指数增速相对缓慢。
关键词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预警模型;灰色系统理论
作者简介
王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刘启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兴经济形态。为应对更加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举措,在2016年G20峰会上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是全球首个由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数字经济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2017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从“加快成长”到“壮大”,体现出了我国从追求数字经济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的发展思路,“壮”强调质量,“大”反映规模。
关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探讨,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徐鹏远等(2019)从强化顶层设计、突破核心技术、优化要素供给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刘淑春(2019)从破解“卡脖子”难题、建设战略平台、打造产业集群、提升数字技术融合度、打破政策制度障碍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崔艳新(2020)从加快发展数字科技、加快推进数字基建、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稳步推进数字货币和加快完善数字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陈畴镛(2018)从创新落实推进机制、创新政策支持方式、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创新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浙江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举措。张鸿等(2019)提出了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的发展助推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但目前仍较少有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量化测度问题的深入研究。
目前,社会各界虽已构建了包括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欧盟)、ICT发展指数(国际电信联盟)、数字经济指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腾讯研究院)、中国(苏州)数字经济指数(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等)在内的12余套相关指标体系,但主要用以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张雪玲和陈芳(2018)从经济效率、社会进步、结构优化和资源环境改善这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近十年的数字经济发展质量状况进行了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由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发展,刘瑞和郭涛(2020)、朱佳等(2019)、师博和张冰瑶(2019)、李梦欣和任保平(2019)立足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体系,这决定了已有数字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的评价体系或指数已不适用于直接测度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鉴于此,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和数字经济内涵,构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熵权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建立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预警模型,并对其时间演进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融合赋权的方法建立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对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度。从监测结果看,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处于上升态势,2015—2016 年绿色发展的贡献明显,2017—2018 年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引领作用显著。从预警结果看,2019年和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其中共享发展指数、创新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和开放发展指数平均增速超过20%。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继续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走绿色发展之路,并以“新基建”为抓手,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民生领域数字化服务,持续发挥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在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针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应推进数字化创新步伐,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增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人才和创新资金的投入,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基础。要更加注重数字经济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大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力度。
来源期刊:《统计与决策》
转自:“CNKI社科学术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