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2023/2/23 14:46:49 阅读:134 发布者: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扩张劳动力需求、拉动就业的强劲驱动力。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市场规模效应、经营范围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三条途径促进劳动力就业。基于异质性的研究发现,对于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最后,本文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高学历人员占比和高技能人员占比,优化企业的劳动力结构。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为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就业规模;就业结构;高质量就业
作者简介
赵宸宇
浙江工商大学讲师、博士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方面,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变化剧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加大,给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鉴于此,在“六稳”和“六保”的发展目标下,我们迫切需要为中国劳动力的稳定和高质量就业找到一条现实路径,这对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扩大就业规模和改善就业结构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实现路径。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能否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作用机制是什么?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结构?针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准确评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力资本效应,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驱动作用,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本文可能的贡献主要有:(1)本文不仅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就业规模的总体影响,而且还梳理出市场规模效应、经营范围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三种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微观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弥补了既有研究的不足。(2)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发现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的高学历人员占比和高技能人员占比,改善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对人力资本的微观研究形成有益补充。(3)本文将行业属性、所在区位、要素密集度等因素引入实证分析中,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为个人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市场发展趋势、政府更好地精准施策提供重要参考。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扩张劳动力需求、拉动就业的强劲驱动力。(2)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市场规模效应、经营范围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三条途径促进劳动力就业。(3)基于异质性的研究发现,对于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促进效应更加明显。(4)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高学历人员占比和高技能人员占比,优化企业的劳动力结构。以上结论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各方主体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虽然数字化转型总体上有助于提高劳动力就业,但是也会产生就业“极化”效应,体现在高技能劳动力需求不断上升,而低技能劳动力面临被技术替代的风险。因此,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需要深刻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紧密关注、跟踪和学习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调整和完善职业规划,实现和劳动力市场的高质量匹配。
第二,对于高校来说,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毕业生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首先,高校应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完善培养方案,在既有的培养方案中融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内容。其次,为确保毕业生满足数字化转型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可适当开设专门的数字经济专业或方向,培养专业化人才。最后,高校应努力创新培养模式。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对从业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积极引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建立广泛的实习实训基地,保证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第三,从政府的角度看,应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帮助劳动者和企业更好地应对结构性失业问题,比如开设公共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公众的数字技能水平和就业知识;资助企业建立培训基金并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减少失业和顺利转岗;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培育正规的职业中介和职业介绍所,减少虚假和欺诈信息给劳动者带来的损失等。
来源期刊:《科学学研究》
转自:“CNKI社科学术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