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2023 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考说明

2023/2/23 8:55:23  阅读:180 发布者: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211 工程”重点建设和“985 工程”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A 类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学科点始建于 1983年并于 1998 年正式成立学院,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五个本科专业。学科点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博士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 5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新闻传播学学科目录内 4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新闻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传播学、广告与媒介经济)与新闻传播学学科目录外自设的 1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关系学)。

新闻学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业务、媒介经营管理、媒介与社会等。

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视听传播理论、视听新媒体、智能传播、视听艺术、视听文化等。

传播学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健康与环境传播、政治传播、传播与社会、跨文化传播等。

广告与媒介经济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与品牌传播、整合营销与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等。

公共关系学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战略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公关研究、国家叙事与创意传播等。

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本学科点的优势是:

★学术队伍:有一支以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等为代表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迅速。

★学科基地:学院拥有现代化、融合型“全媒体与智能传播实验中心”,“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培育)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国仅 2 家),为高级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多学科资源优势,建设了湖北省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媒介科技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广电总台共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与中国外文局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等。

★学术地位:在 2017 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新闻传播学位列 A 档,并列全国第三。

★学术特色:从 90 年代的“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到现在突出“面向未来、学科融合、主流意识、国际视野”的办学思路,具有鲜明的华中大特色,在新闻教育界、学界独树一帜。

★学术交流: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学院师资队伍网站链接:http://sjic.hust.edu.cn/szdw1.htm

新闻传播学已通过硕博连读考核 7 人,拟招收申请考核的计划比例约占总指标的 50%(计划数以实际下达为准)。

招生专业目录及报考条件:

报考时间:

网上报名与材料提交:202321515:00——20233717:00

系统补充材料截止时间:202331017:00

报名及报考资格审核:

符合报考条件,报考各学科(类别)“申请-考核”制博士生的考生(含专项计划)须登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http://yanzhao.hust.edu.cn,选择“申请-考核博士报名”模块,完成网上报名程序。(220日前,导师信息会分批审核录入报名系统,可在材料提交阶段重新选择或修改拟报导师)

学校将在2-3个工作日内对考生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核;符合基本报考条件的,可在审核通过后进入在线提交申请材料环节。

考生须在报名时上传的资格审核材料包括:

1.电子证件照。考生本人近三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或蓝色背景,宽高比3:4

2.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或港澳台考生有效身份证明的正、反面照片(分正、反面两张上传,请确保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照片上传时须调整为横版。

3.学历、学籍及学位材料。

1)国内学历、学籍信息。往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硕士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https://my.chsi.com.cn/archive/index.jsp)。本校应届硕士生可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2)国内学位认证报告。获得国内硕士学位者,请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或《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同等学力无硕士学位者,须提供学士学位的相关材料。(https://my.chsi.com.cn/archive/index.jsp

注:20089月前或未在学位授予信息报送(备案)系统中注册的,须申请《硕士学位认证报告》(人工审核需要较长时间,请尽快进行网上申请。

3)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http://zwfw.cscse.edu.cn

提交材料清单:

1)《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模板可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本科、硕士阶段研究生学业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或人事档案部门公章)。

3)硕士学位论文(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工作进展报告(应届生提交)。如涉密工作必须事先进行脱密处理。

4)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成果仅限考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在读期间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

5)提供 2 名推荐专家的基本信息和有效联系方式。一般为考生的硕士导师、1 位与新闻传播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系统将向推荐专家发送邮件和短信,由专家在线反馈推荐意见。

6)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如申请免考,请务必在系统中选择,并提交有效证明材料。注: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除证书外,还须提供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cjcx.neea.edu.cn)查询结果截图。

材料提交方式:

考生申请材料提交及缴费务必在20233717:00前在我校博士“申请-考核”报名系统完成。学院将对申请材料符合报考说明要求的情况进行初审并反馈意见。已在3 7 日前完成材料提交及缴费的考生可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或补充材料,截止时间为 3 10 17:00 前(包括推荐人在系统提交推荐意见)。系统关闭后不再接收补充材料。

联系人:谭老师 陈老师 咨询电话:027-8755725318064101589

咨询邮箱:tanxiuying@mail.hust.edu.cn

特别说明:

1)提交材料不符合要求者,将不能进入材料审核阶段。

2)所有材料(包括电子版)提交后不予退回;

3)报考院系如对材料提交有特殊要求,比如要求提交材料到指定邮箱或寄送纸质材料的,请考生按报考院系要求另行准备。

转自:“心传考博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