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未来城市变暖带来的不平等劳动损失风险及适应策略

2023/2/22 14:51:34  阅读:150 发布者:

原文信息

  目:The inequality labor loss risk from future urban warming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作者:Cheng He, Yuqiang Zhang, Alexandra Schneider, Renjie Chen, Yan Zhang, Weichun Ma, Patrick L. Kinney & Haidong Kan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2.07.06

一作单位: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1145-2

研究背景

气温升高会对人类活动和健康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全球人口在城市地区的持续增加,将增加城市热风险,使更多人暴露在预计变暖中。在极端温度和高湿度水平下,人体散热能力不足,可能会发生热应激,导致热衰竭、中暑现象,以及可能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总体效应。多项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工作场所热应激增加会严重影响职业安全,且劳动力损失产生的经济成本高于气候变化的任何其他相关影响。基于此,本文使用与区域气候模型建模的每小时热应力数据来调查中国231个城市气候变暖造成的劳动力损失。

研究结果

若不实施任何适应策略,到2050年,中国大陆多数城市将经历显著的热量增加。在RCP6.08.5下,所有城市夏季可能工作时间的平均WBGTs值预计将增加1.80 ± 0.32 °C2.05 ± 0.33 °C。在RCP 6.0下(图1a),预计东部沿海地区的WBGTs将显著增长,而RCP 8.5下(图1b),除东部沿海地区外,整个东北地区都将出现严重变暖现象。这一空间格局特征与最近全球范围和中国大陆进行研究结果相一致。

生产力计算表明,未来城市变暖可能导致大量劳动力损失。从区域上看,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预计多年期内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的工人生产率将大幅下降,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的高强度工作下。而在快速增加的热暴露和工作强度水平下,到2050YRD的劳动力损失相对于基线水平可能超过7%

根据经济评估结果,未来气候变暖导致劳动力损失造成的市场成本预计将达到5.11 ± 4.9 billionRCP 6.0)和5.82 ±0.54 billionRCP 8.5),是2010年的两倍多。这些经济损失分别占GDP总额的0.20%0.25%。此外,各地区的经济成本总增加量差异很大,低纬度城市(如珠三角城市)的成本差异可忽略不计。而位于中高纬度地区的城市,如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城市,预计将遭受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将占GDP总量的0.6%以上。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比其他城市的热暴露增长更高,空调覆盖率更低。

在不同行业中,建筑行业将受到未来城市变暖的最不利影响,因为该行业需要更高强度的工作和更多的户外工作活动。而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工作强度较低,主要是室内劳动活动,受到的影响小于建筑业。

在区域层面,某些低纬度地区(如北部湾)或拥有大量城市土地使用区(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损失减少相当可观(图3B)。面积可能由于实施适应策略而产生更大的冷却效果。除位于北部的干燥城市群(如京津冀和中原城市群)和太阳辐射有限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外,安装冷墙可以挽回比其他策略更多的经济损失。

编者按

研究表明城市居民的热量暴露可能会显著影响中国各城市的劳动力能力或生产率。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情况下,其他地区劳动力流失负担的增加可能与中国同样严重。保障职业安全仍将是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

转自:“西农RE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