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佳文赏析 |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海岛县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2/22 10:24:00  阅读:138 发布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佳文速递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对碳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到新高度。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规模、能源消耗以及产业结构等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对碳排放及节能减排的要求也不同。相对于陆域而言,海岛地区普遍存在土地资源紧缺、生态承载力弱及节能降耗程度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而稳固生态环境,如何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是实现海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在“双碳”目标下,精准把握中国各海岛县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合理的碳减排对策,可为低碳生态海岛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海岛县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狄乾斌1,2,侯智文1,陈小龙2

(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该文基于2000-2017年中国12个典型海岛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数据,采用能源消耗碳排放模型测算碳排放量,借助融合校正后DMSP-OLS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能源消耗碳排放与夜间灯光数据模型,回归估算碳排放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应用扩展STIRPAT及岭回归定量模型分析中国海岛县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7年中国12个典型海岛县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区域差异较显著,总体呈增长趋势;2)碳排放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达0.9447,平均误差为5.14%,该模型反映出研究区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崇明区、定海区、普陀区和玉环市的碳排放量上升趋势最显著,南澳县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长海县和长岛县碳排放量始终较低;3)经济规模对海岛县碳排放量增加的影响最大,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夜间灯光数据;碳排放;时空分异;影响因素;海岛县

引用格式:狄乾斌,侯智文,陈小龙.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海岛县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38(06):23-28.

转载自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佳文速递|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海岛县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