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你真的适合读博吗?想清楚了吗?

2023/2/22 9:31:19  阅读:140 发布者:

在决定读博之前,先想清楚这些问题?

你喜欢科研工作吗?

你希望进入高校工作?

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吗?

你有超出想象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吗?

你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自我驱动力吗?

为什么要读博?

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

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当你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

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泰斗们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积累许多资源

有博士点的地方,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

个人荣耀,更早实现自我价值,中国每年也就5万个博士毕业,相比于硕士和本科,少太多了。社会上对博士也比较认可。本科到处都是,从来没人说博士到处都是吧。能够读下来,自己开心,家里人也比较开心,在任何地方都是挺荣耀的一件事。

博士层面的学习,已然不再是仅限于课堂学习的模式,而是对某个工作领域的探索或是预习阶段。因此,在国内读博,有很多的机会让你去推荐自己,使你更早的接触你未来的行业,融入工作的圈子。

选择没有对错,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主动求变,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读博的人不能光有兴趣。还要有志气,志气才是推动你完成这一切的力量,而志气来源于朝一个方向的积累。往往在兴趣之上,踏实前行的积累。

真正读博比较顺利的人,不少是在之前的学习工作中已经累积出这种志气的。那么没有这步积累的同学就要尽快去以踏实的行动从兴趣转化成志气。

如此可以克服很多这路上的阻碍。所以务实的兴趣才可以积累成志气,才能保证博士阶段的相对顺利。无序的兴趣无非就是爱好者水平的。博士是专业性职业性的学术训练。不能单靠兴趣。

目的

为了通过高学历增强竞争优势,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还是具有崇高的科学理想,探索未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是前者,请将你硕士毕业所能找到的工作罗列出来,看看是否有自己满意的选项。而不是盲目追求一个博士学位,认为那是学历的天花板,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

博士和硕士一样不包分配,需要通过投简历、写介绍信,面试,获得offer。工作本身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博士也只是打工人而已。身边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现实比你想象的残酷太多。

两件事

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掌握一个科研领域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的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

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且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

开创新理论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

“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成果的关系科研的成果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

【来源】综合整理自搜狗百科及网络。

转自:“百纳硕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