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管理世界》|| 李振东 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创新战略及其适配组态研究

2023/2/21 16:32:56  阅读:23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管理世界杂志 ,作者李振东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创新战略及其适配组态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李振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梅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朱子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欣桐(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3年第2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数字技术是否显著冲击了企业创新活动的要素构成与资源配置关系,直接影响着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创新战略的制定,也是引导制造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优化创新要素、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问题。基于“迈尔斯—斯诺”战略类型分析框架,使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样本数据,以多因素组态视角分析了动态能力(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冗余资源、环境动态性与数字创新(探索式/利用式数字创新)4个前因条件对企业绩效的组态效应,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研究发现:(1)存在4类能够产生高企业绩效的数字创新适配组态:“捕获—突破”型、“编排—开拓”型、“协同—共创”型与“自驱—并创”型。前两类可归纳为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后两类可归纳为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2)高环境动态性下,强感知能力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获取高绩效的关键条件;(3)非高环境动态性下,高冗余资源与单一动态能力(感知能力/整合能力)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产生高绩效的关键条件;(4)科技型制造企业更倾向于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而传统制造领域企业在资源充盈时更倾向于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本文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为更多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创新活动提供战略管理启示。

关键词: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数字创新战略  探索式数字创新  利用式数字创新  适配组态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2016年,为进一步引导制造企业专注于创新与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中国工信部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指出:“到2025年,总结提升2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巩固和提升企业全球市场地位,技术水平进一步跃升,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发现和培育600家有潜力成长为单项冠军的企业,总结推广一批企业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发展模式,引领和带动更多的企业走‘专特优精’的单项冠军发展道路”。截至2021年底,中国工信部已公布了六批次、共计84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覆盖了制造业主要细分领域,这些企业是耦合上下游产业的关键节点,在各自领域具有头部引领作用,也是推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创新水平整体跃升的关键。

随着数字技术加快渗透至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全要素之中,并持续引发生产运作方式与创新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成为制造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聚焦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活动成为探究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尤其在当前复杂变局下,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端制造外迁对中国产业发展形成双向挤压,通过对数字化情境下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发展经验与模式的探索研究,不仅能助力新变局下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基于数字技术提升创新能力,促使其在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还将引导其所嵌入的产业借力数字技术提升整体创新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因此,有必要围绕数字化情境,展开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创新发展经验与模式的探索研究。

二、主要内容

按行业细分领域差异,财务绩效与创新研发等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的34家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采集2017~2020四年间样本企业数据,从各企业的网络新闻报道(4563条)、官网新闻材料(1366条)筛选出共2368份文本材料,并叠加CSMAR数据库获取各企业2017-2020年间的年报材料(131份)。

本文在Miles & Snow战略类型分析框架中嵌入数字化情境,并将组织结构层面的因素聚焦到组织资源与能力,以此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数字创新战略、环境、组织资源与能力的匹配关系展开研究。本文最终界定了数字创新(探索式与利用式)、环境动态性、冗余资源与动态能力(感知能力与整合能力)4个前因条件,并借鉴Fiss (2011)Miles & Snow战略类型分析框架研究基础上进行的组态效应分析,在数字化情境下构建了由数字创新、环境动态性、组织冗余资源与动态能力为前因条件,企业绩效为结果变量的分析框架,以此探讨并提出产生高企业绩效的数字创新战略及其适配组态的要素构成条件。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结论:第一,产生高企业绩效的4种数字创新适配组态可分为两类战略模式,即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捕获—突破”型与“编排—开拓”型)和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协同—共创”型与“自驱—并创”型),而环境动态性是划分两类战略模式的基础条件。第二,高环境动态性与强感知能力下,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取得高绩效的关键条件。第三,非高环境动态性与高冗余资源下,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获取高绩效的关键条件。第四,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领域中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而相对传统型制造领域中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

本文研究结论的主要启示:第一,不同产业领域、情境下的企业所匹配的最佳数字创新战略也存在不同,相应的数字化转型政策应结合产业领域与情境差异分类制定与实施;第二,面对动荡环境,企业应努力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以开拓新市场、技术产品与商业模式等,并主动迎合,甚至预判市场、技术环境变化,使自身成为技术环境变化的触发者、引领者,最终以探索式数字创新满足市场潜在需求;第三,面对稳定环境,企业应通过冗余资源等条件兼顾两种创新活动,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协同效应,以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驱使企业发展动能更具持久性。当前我国企业对于已有领域的精耕细作、数智化利用工作还未给予足够关注,诸如前沿技术落地、如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如何丰富数字生态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通过双元数字创新活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一方面能够持续引领本领域的技术前沿,同时又能够以市场为导向、精耕细作,借力数字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Miles & Snow”战略类型分析框架中嵌入数字化情境,并将分析框架中组织结构层面因素下沉到组织资源与能力因素,为更多数字创新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从创新意图视角解构数字创新为探索式数字创新与利用式数字创新,并通过年报与新闻文本数据相结合的编码分析,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数字创新的属性特征,也更有利于企业准确定位数字创新战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第三,基于组态视角为企业数字创新战略模式的匹配动态性与适配多样性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与循证依据。本文从组态视角,印证了企业不存在绝对正确或错误的数字创新战略,而是需考虑不同环境、资源与能力等因素下相适配的数字创新战略。

本文未来的拓展研究:第一,QCA方法并非尽善尽美,仍存在研究结论的普适性限制,未来研究应该在典型案例分析和大样本数据分析两个方向分别进行更深层的研究,以使相关研究结论的普适性;第二,未来研究应该开发更为成熟的数字创新活动量表,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统计,以更加全面与精准地评价企业数字创新活动。此外,未来还可探索各类组态内部关系的解耦,亦可尝试通过样本分组,以定量分析分别验证产生高绩效的条件要求。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作者长期关注数字化转型中的中小制造企业创新发展问题,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作为中小制造企业长期发展的锚定对象,在数字化情境下的创新发展问题具有强引领作用。同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相关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价值链位势提升的重要引擎。由此,作者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数字创新战略研究作为进一步探索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发展的镜鉴方向。本文从2021年初确定研究框架,2021年底完成初稿并投稿至《管理世界》;期刊编辑部老师、审稿专家皆展现了专业性与高效率,经历了多轮外审、内容格式修订,论文在逻辑严谨性、方法科学性、语言流程性等方面有了极大提升,20231月论文终得正式录用。在此感谢编辑部老师与审稿专家专业、高效的工作,感谢对本文的帮助与贡献。

文章刊发:

李振东、梅亮、朱子钦、吴欣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创新战略及其适配组态研究》,《管理世界》,2023年第2期,第186~207页。

转自:“思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